美國企業醜聞成風,緊隨而來的風潮大抵是企業改名,希望通過改名,刷新形象。
像在美國連串企業醜聞中最先鬧破產的安然(Enron)能源公司就計劃改名,因為自今年初傳出破產消息後,安然的名字彷彿成了醜聞的同義詞,而安然發言人登內也說:「一間機構若要在破產後經營下去,就必須有個新身份。」
當然,這不是安然第一次改名,它原名Enteron,用了幾天,公司高層赫然發現這個字有腸臟的意思,於是才改名為Enron。
美國大機構改名近年蔚然成風。有的為了在合併或從母公司分拆後以新商標亮相,如PWCConsulting從羅兵咸永道會計師行分拆後計劃改名為Monday。有的希望刷新形象,像菲利普莫里斯(PhilipMorris),雖然擁有卡夫食品公司,但普遍被視為煙草公司,所以最近決定改名為Altria,以反映旗下業務多元化。
在這種趨勢下,備受醜聞困擾的美國企業改名,也許會成為風潮。
綜合外電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