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機場管理局昨日公布,6月份香港國際機場貨運量大幅增加逾兩成半,有關數據似揭示本港主要貿易市場的經濟開始好轉,惟同日公布有關本港營商環境及市民對本港經濟的信心調查,則顯示情況仍未好轉。
香港國際機場6月份貨運量較去年同期上升25.4%,達20.6萬公噸,主因是香港主要貿易市場的經濟已有改善。6月份出口量(裝貨量)上升33.9%,其中出口至北美洲、日本、台灣及歐洲的貨運增長尤為顯著。但6月份的客運量則較去年同期下跌7%,至266萬人次。
機管局行政總監彭定中表示,航空貨運業表現理想,尤其是出口量上升對本港及機場均是好消息,本港經濟主要靠出口帶動,這將有助本港經濟狀況好轉。
但機場於6月份的客量則微跌,彭氏認為只屬短暫現象,因去年6月底有長周末假期,但今年6月則沒有;且適逢世界盃亦在該月舉行,均是客量下跌的原因,預期客運量於7、8月間將會回升,同時7月初的統計數字已顯示,客運量比去年同期有輕微上升。
不過,商業資訊公司科法斯旗下新訊商業信貸昨日發表4至6月期間進行的調查卻顯示,第二季本港公司的整體營商環境進一步轉壞。
調查訪問了1433家本港機構,受訪公司表示客戶逾期付款個案由今年第一季的29.17%微升至32.59%;拖欠款項個案則由14.02%增加至17.93%。
新訊總經理黃碧華表示,這反映本地公司面對的付款情況仍差強人意,將阻礙本港經濟復甦。
另外,香港政策研究所於上周進行的調查亦顯示,市民對經濟信心仍然低落。他們以電話訪問了715位市民,結果顯示,失業情況改善、經濟前景、股市等信心依然未見改善,而重大消費決定的跌幅達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