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小學教科書年年改版及加價,一直為教育界及家長所詬病。消費者委員會就教科書訂價進行的調查發現,今年的書紙價及印刷費下調百分之零點八至十不等,但調查發現七百多本中、小學教科書的書價,絕大部份只是沒有加價,即使小部份有減價的書本,平均減幅亦不足百分之一;有教育界人士狠批,教科書的減幅太少,建議應至少與通縮水平相若。
消委會選出二百多本小學及四百多本中學的各科教科書,比較今年及去年的訂價,發現八成六小學教科書的訂價維持不變,其餘的就平均下調百分之零點三;九成九中學教科書沒有加價,其餘的平均下調百分之零點一。是次調查是該會於過去二十多年來所做的二十一次同類調查中,首次出現價格下調。
因推出新課程綱要而需要改版的小一數學科及中一中國語文科教科書的訂價,則分別與去年相若,以及上升百分之七點三。
調查又發現,今年的平均書紙價較去年下跌百分之零點八至六點九不等;部份印刷公司更指,今年的印刷費較去年下跌了百分之二至一成,但也有公司指費用與去年一樣。
消委會建議出版商將隨課本「搭送」或「搭賣」的物品,如電腦光碟及答案簿等獨立出售,讓學生可因應需要而購買,減少浪費。
教協會長張文光狠批現時經濟不景及通縮持續,出版商只凍結教科書價錢並不足夠,應進一步減價,而減價幅度至少與目前通縮水平相若。他又同意業界應將書本與光碟等附屬教材分開發售,以減輕學生負擔。不過,中英文教育出版事務協會發言人冼國忠辯稱,今年凍結教科書價錢,已是業界盡了很大努力才能做到的結果。他並強調,要改變目前業內普遍將附屬教材和書本一併發售的情況有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