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環署擬管私房菜

食環署擬管私房菜

【本報訊】近年興起的「私房菜館」多是無牌經營,食物環境衞生署擬加以規管,但有立法會議員擔心條款過苛,會影響這些菜館生存空間,打擊本土經濟;食環署答應考慮彈性處理,但必須確保食物衞生及防火安全等。
食環署副署長卓永興昨日在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會議上表示,多數私房菜館均屬無牌經營,該署共接獲七宗投訴,投訴者多是這些菜館的前合伙人或已離職的僱員,只有一宗是食客疑食物中毒作出投訴;七宗投訴中,兩宗成功檢控經營者。他承認,私房菜館位置較為隱蔽,需以「放蛇方式」舉證,而當局會於今年十月推出規管私房菜館的建議。
對於當局以針對一般食肆條款監管規模較小的私房菜館,立法會議員陳婉嫻擔心稱:「唔好做埋啲咁戇居嘅政策,將佢哋趕盡殺絕!」議員朱幼麟則說:「有間叫《董家菜》,聽講連董建華都去過!」
卓永興說,當局會靈活處理有關問題,不會簡單地以其他食肆的規管條款監管私房菜館,但對食物安全及防火等要求,則絕不妥協。私房菜館「黃色門廚房」老闆劉健威歡迎規管,並強調「好過政府好似鴕鳥咁,唔理我哋!」「食家菜」老闆「八袋弟子」則促請當局以寬鬆方式處理,並稱:「其實我哋都好想有牌,但𠵱家好難申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