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房屋署資訊及社區關係科,預期會成為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上任後第一個要開刀的部門。有房屋委員會委員及房署工會促請政府,隨着重組房屋架構,應該大削資訊及社區關係科人手。孫明揚表示,他會跟進研究是否需要作出精簡。
房屋署目前約有一萬二千名員工,資訊及社區關係科有八十四人。房委會委員及房署工會批評,資訊及社區關係科由九六年成立初期約有六十人,大增至現時近一百人,與政府各部門要積極瘦身方向背道而馳。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政府新聞官批評:「房署近年啲公關做得咁差,又愈來愈少嘢做,連警務處嘅公共關係科都係大約得三十人,房署公關組重係由一個(月薪約十三萬元的)D2嘅首長級去領導,成個政府係得CS(政務司司長)同FS(財政司司長)有咁高薪級嘅新聞官。」
資訊及社區關係科專責新聞發放、宣傳推廣發售居屋,以及處理公眾投訴及查詢等工作。身兼房署房屋事務經理協會主席的房署工會大聯盟副召集人李少鍇說:「ICRD(房署資訊及社區關係科)話就話要處理埋公眾投訴,但實質上只作轉介,正式處理工作同寫文件係我哋前線同事做;𠵱家政府減售居屋,加上唔少屋邨賣甩咗,管理又外判,房屋局同房屋署合併,房委會又即將轉為諮詢機構,ICRD會少好多嘢做,無理由重要咁多人手。」
公屋聯會主席兼房委會委員王坤表示「房署近年搞公司化,進行減磅,但係負責公共關係嘅部門就多年嚟都無減過人手,而且部份職員人工重好高,𠵱家政府精簡房屋政策架構,唔應該淨係向前線員工開刀,個別部門同埋高層就唔減,搞到頭重腳輕。」
房署助理署長(資訊及社區關係)潘啟迪表示,雖然該部門有近一百名職員,但該部門除了要處理傳媒查詢及新聞發放外,亦負責跟進公眾投訴、向房署內部和房委會委員發放消息等。潘啟迪又表示,減售居屋後,原本專責宣傳賣樓的人員仍要處理租者置其屋、推廣商業樓宇及製作房委會網頁等事務,工作量並未減少;同時,該部門已採取自然流失的方法減省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