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市場估計,未來18個月內新單位供應量超過5.2萬個,又今年第二季新盤銷情放緩,至目前累積貨尾多達2萬個,是去年至今的新高。
香港置業資料研究部統計顯示,未來可發售的新單位達52262個,其中新界區(包括將軍澳)佔55%,有28836個;其次是九龍區,有18498個。
以地區分析,大角嘴至長沙灣、將軍澳、東涌及荃灣是新供應最多的首4位。長沙灣達9480個,主要是泓景臺二期;恒隆地產(101)及新鴻基地產(016)的長沙灣項目;和大角嘴凱帆軒及奧運站三期等多個大型發展。至於東涌則有海堤灣畔、藍天海岸及映灣園二期。
香港置業董事胡日發表示,雖然住宅供應充裕,但主要大發展商上半年賣樓已套現約450億元,減輕下半年要賣樓壓力,故相信會嚴格控制推出數量。
此外,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主要174個一手盤顯示,第二季累積貨尾達19741個,是去年首季至今的新高。現時貨尾最少的是港島區,不足3000個。
發展商在第二季雖欲趁市況好轉而發售17個新盤,但除長沙灣昇悅居一期及馬鞍山海典灣暢銷外,其餘銷售成績都未如理想。現時累積最多貨尾的發展商是新地及恒基地產(012),均超過3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