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教育改革沒完沒了,叫學生、家長、教師不勝煩擾。種種社會問題,令政府與市民之間的對立有增無減。學佛十年的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寄語香港人,凡事總有因果,放下執着,換個角度去看,危機亦可化作煙塵。
潘宗光的辦公室,位處理工大學最高的李嘉誠樓頂樓,權力和地位顯而易見。但踏入校長室後,卻沒法聯想到這是一校之長的辦公地方。一套淺綠色條子梳化放在房間正中,前面的茶几放置一套紫砂茶具,兩旁有的是佛像、富貴竹和家庭照,即使電腦螢幕也顯示出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潘宗光九一年當上理大校長後,一次有緣參加佛學講座,自此茅塞頓開,之後多次去台灣、緬甸短期出家,二○○○年更到河北省石家莊巿柏林禪寺皈依淨慧法師,法號「明翰」。校長室牆上掛着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正是他的座右銘,勸道世人不要執着於表象,頓失真實。要他談大學、社會問題,他往往說:「凡事總有因果。」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當然也要有緣。
面對香港社會出現信心危機,潘宗光表示理解,因香港以前太成功,港人很多時有大香港心態,看不起大陸,但當內地經濟起飛,香港經濟卻未見復甦,挫折感隨之而來:「有啲唔忿氣,有啲唔甘心,由天堂跌落地獄,一定唔好受。」
他寄語市民放下執着,不要坐井觀天,嘗試退一步從多角度去看事情。
潘宗光又希望政府不要矯枉過正,為討好所有人而令決定朝令夕改,結果議而不決。他坦言教育改革經過多輪諮詢,學界已感到不耐煩,大家心裏都在想:「喂!點呀?𠵱家究竟改成點呀?幾時有決定呀?」
與潘宗光做訪問,可以說是無所不談,惟獨觸及政治,他的神經即緊張起來。在問責制官員名單仍未定稿,有消息指潘宗光也是教育統籌局局長熱門人選,最後由中文大學校長李國章「跑出」。
潘宗光被問及此事時笑說:「呢樣唔講好過,保持中立好啲!」但他對李國章當局長投以信心一票,認為李肯承擔、肯講嘢、口才又好:「任何嘢有因緣,客觀諗,如果唔搵李國章,除咗羅范椒芬,有冇更適合人選?」當然李國章家底雄厚,冇後顧之憂等條件更勝人一籌。
記者:陳慧兒、陳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