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學生趁暑假期間到內地遊學、交流的人數近年不斷增加。有教育機構估計,今年暑期最少有五千名小學至大學程度不等的學生,參加內地交流團或遊學團。有機構負責人指出,由於市場龐大,近期出現不少無相關經驗的旅行社,舉辦以交流為名的學生旅行團,由於學生團員需要特別照顧,旅行社領隊未必受過相應訓練,令潛在風險增加。
本港保安局則呼籲,學生在暑假外遊時要提高警惕,並提醒學生最好隨身帶備港府駐外機構的聯絡方法,在緊急時可聯絡港府求助。
香港旅遊業議會則向各會員發出指引,要求旅行社在籌辦旅行團及遊學團時,應選用持牌的酒店、食肆及運輸工具,以便一旦發生意外時,容易追究。
億大國際教育機構董事總經理朱革寧表示,內地遊學團在本港日益普及,部份舉辦一般旅行團的旅行社,窺準這個龐大的市場,也加入舉辦學生遊學團。
但他強調,遊學團需要主辦機構特別安排已受訓的領隊或導師,隨團照顧學生的人身安全,當中的安全環節,並非一般旅行社所能掌握。
已有八年舉辦內地遊學團經驗的學聯遊學中心,經理尹佩詩則表示,該中心的遊學團,住宿全部在國內的大學,也不會有家長隨行,有別於肇事的交流團。今年已有二千人報名參加該中心舉辦的內地遊學團,年齡由八歲至二十二歲。她估計,全港最少有五千名學生,在今年暑假到內地交流。
她說,顧及學生團員仍未完全懂得自我照顧,除了帶團的領隊外,中心還安排輔導員、營長、副營長及生活老師,出團前先視察住宿環境,其間會有走火演習,並有輔導員在晚上巡房,及規定學生必須購買保險,以確保團員安全。
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估計,今年參加內地及海外遊學團的學生人數,較去年增加兩成。他提醒教育機構如想籌辦遊學團,並向外「招客」,一定要取得旅遊代理商牌照,否則屬違法。
本身有開辦北京遊學團的康輝旅行社負責人梁芳遠表示,北上遊學團有很多種,其一是本港的旅社與內地的學校合辦,課程內容、食宿皆由校方負責,這種團多會在學校留宿;另一種是與內地其他單位合作,平日借用學校授課,然後住在市內酒店。
業界估計,今年暑假學生參加外國及內地的遊學團,家長支出達一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