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正面對失業率攀升至雙位數的危機。據悉,政府內部最新評估,美國經濟轉差,而本港失業率在未來六個月都會持續上升,預料會超過百分之九的歷史高位,即失業人數突破三十萬大關,平均每十一個打工仔就有一個失業。 記者:李慧玲、盧文烈
政府正積極救亡,短期內會推出紓緩失業措施,希望失業率不會攀升至百分之十的雙位數。
有經濟學者及勞工界形容,本港經濟及就業狀況正面臨前所未見的困境,失業率即使升至百分之十亦不足為奇。但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表示,香港人「底厚」,過去積累一定財富,「星期日到茶樓飲茶重係要排隊」,現在只是面對逆境能力弱,他有信心港人可克服今次難關。
政府上月公布失業率為百分之七點四,明日公布四月至六月的最新失業數字預料將上升至百分之七點六至七點八,失業人數勢破二十六萬。但高處未算高,據悉,政府高層近期向政界、勞工界人士放風,對本港未來半年失業情況態度悲觀。
政府認為,暑假後勞動市場多了大批畢業生,對失業率影響將在未來數月逐步浮現。同時,美國經濟情況較預期惡化;早兩三個月美國經濟有很多正面訊息,本港企業亦開始增聘人手,但近期情況轉差,美國公司帳目更愈揭愈有問題,令人憂心。
新的管治班子七月一日上場後,已經把失業問題列為最優先處理項目,據悉特首董建華已經向新班子表達過他對解決失業問題的決心,促請各政策局短期內,持續推出一些紓緩失業措施,全力跟進。
撇除今次危機不計,在本港歷史上,曾出現三次失業率高峯期:七四年石油危機曾引致失業率升至百分之九點一(當時並非採用現時統計方法);八十年代本港經濟由製造業轉為服務業亦一度令失業率攀升;到九八年底至九九年初,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失業率再次急升,一度升至百分之六點四的水平。
嶺南大學經濟系教授何濼生指出,失業率升至雙位數字「一啲都唔出奇」。他形容,現時本港內部經濟情況相當惡劣,樓價下跌、港人購買力弱,經濟已失去活力。「當年石油危機令失業率一度升到百分之九以上,但係第二年就跌到百分之五點幾,原因就係當年冇負資產呢個問題,但係𠵱家若果升到百分之九,真係都唔知幾時先可以回落。」
勞工顧問委員會勞方成員、勞聯副主席潘兆平表示,現時本港處於結構性失業,與七十年代周期性失業情況不同,現時一些低技術及低學歷人士,在失業後根本難以重投勞動市場,他擔心,隨着本港勞動人口不斷攀升,失業率「可能重有排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