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即將公布失業率,向8%邁進已是共同的預期。筆者處身的證券業,將面臨重大挑戰,最低佣金制取消後,以香港商界只懂減價爭取市場的手段,將扼殺不少經紀的生存條件,一批新的失業大軍一兩年後又會出現。
以法例規範最低佣金,有違自由競爭的原則,生存之道要靠法例保障,等同苟延殘喘,提升服務質素,才是理想的做法,當然如果顧客文化是只看價錢不理服務質素,便是無可挽救的悲哀。筆者一向都極不滿意一大批網絡供應商的服務,卻受制於選擇有限,其實經營商與顧客,在價格競爭下是處於雙輸的局面。
現時證券經紀業務夾雜了兩個主要服務,分別是交易服務與託管服務,到目前為止,普遍仍認同在交易服務上,券商是比銀行好,可惜不少人重視的卻是託管服務,就算券商上了市,也不能給予投資者十足的信心。
券商要加強競爭力,最重要應是除去客戶託管資產的風險,這樣客戶才會以交易服務作取捨準則,這方面要發展,是一定要配合銀行及中央結算公司。銀行在商言商,加緊合作不是大問題,但中央結算公司個人戶口的發展,實在慢得可以,除了加緊宣傳外,配合券商的運作,例如容許券商在客戶允許下可直接查閱個人戶口的結存,是極之重要,要知道今時今日非法沽空是極之大罪。不少朋友對筆者說研究部將來是舉足輕重,以現時的宏觀環境,只是對大行有作用,中型行出報告,散戶也只向銀行去,筆者並不認為有甚麼前景。
現時不少券商的心態,卻是着重在第三個服務上競爭,就是借貸服務,並不明白在這個服務上愈進取,只會令託管風險愈大,隨時弄巧反拙,降低了全盤生意的質素。
電郵: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