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務員減薪法例通過後,除十八萬公務員面臨在十月一日被削薪的命運外,一千四百多個資助機構共十五萬員工的薪酬也被迫調整。有大學校長表明,因政府給予大學的撥款減少,若有合約員工拒絕減薪,大學別無他法只能「炒魷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秘書長張寶德則表示,各間大學現正與員工商討減薪問題,希望不會出現訴訟潮。 記者:陳廣慧、譚秀嫺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資料顯示,若十五萬資助機構員工順利減薪,政府一年可節省十八億元開支,單在本年度(由十月計起)節省開支約九億元。除大專院校外,其他資助機構也就減薪問題大傷腦筋,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主席陳智思表示,社聯已與屬下會員機構溝通,相信機構會跟隨公務員減薪。
張寶德昨日出席成人及持續教育協會就職典禮時表示,只要大學員工薪酬仍與公務員掛鈎,在大學薪酬福利不得優於公務員的原則下,大學員工就需要減薪。他指出合約上的技術問題有待協商解決,若合約員工拒絕減薪,校方可能不再與該員工續約。
至於終身聘用制員工,張寶德指問題更複雜,教資會在很早期已與大學商討,希望堅拒減薪的教職員為數只「很少很少」。
據了解,由於終身聘用制員工的退休金按照離職前最後薪酬計算,因此部份行將退休的教職員對減薪反應強烈,其中以外籍教員尤甚,有人甚至已委託法律顧問研究合約條款,不排除提出進一步行動。
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發言人表示,校方已於六月中向教職員發信,通知員工會需要減薪的消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也坦言,在政府減少資助時,校方沒有選擇:「假如唔減薪,政府每年畀少五、六千萬(理大),惟有炒人魷魚!」
潘宗光表示,校方在暑假前已發信予教職員,向他們分析學校面對的情況,並與不同層面的員工開會,游說他們支持減薪,九月初再向員工發出減薪同意書。但若有員工拒絕接受減薪,校方有何對策?他只說:「相信都會接受嘅。」
城市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梁美芬表示,相信大部份大學教職員都不反對減薪,大前提則是確立薪酬不脫鈎政策;但若個別終身聘用制教職員堅拒減薪,仍有機會引起訴訟,因此最好仍是立法減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