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年坐收二千多萬元香油錢的華人廟宇委員會被揭貪污醜聞後,轄下二十四間廟宇的管理合約陸續重新招標,行內預計部份香火鼎盛的廟宇會吸引不少人競投,其中沙田車公廟暗盤標價傳聞高達五百萬元。委員會則參考廉政公署的建議後,首次引入「資格評核試」,廟祝須經過面試,證明有管理廟宇的足夠資歷和經驗,才能參加競投。 記者:陳沛敏、黎國強
第一批公開招標的廟宇共有七間,將於本周三(十七日)截標。根據華人廟宇委員會投標意向書上的資料,七廟宇中,以沙田車公廟的香油收入最多,去年度有近一千萬元(見表),反映香火鼎盛,行內傳出車公廟的「暗盤」投標價達五百萬元。其次是西貢佛堂門天后廟,去年收入九十萬元。香油錢歸華人廟宇委員會所有,但香燭、解籤和祈福等收入均由廟祝收取。
民政事務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指出,部份廟宇管理合約承辦權已延續多年,為引入公開、公平和透明度高的競投準則,二十四間廟宇的司祝合約將在約滿後重新招標,並計劃分別在本月、今年底和明年上半年舉行。
經過早前的貪污案後,廉署防止貪污處上月底向委員會提供意見,建議委員會應先評核有意投標者是否有足夠資歷和經驗管理廟宇,才邀請合格者競投;同時,所有參與評核的人員需要申報利益。
民政事務局發言人解釋,華人廟宇委員會首次引入一項「資格評核試」,有興趣投標者須先參加由遴選委員會主持的面試,測試參加者對廟宇管理的認識和理念、如何提供優質服務等,順利通過考試者才有資格出價投標,委員會會考慮及比較各參加者的管理能力及知識等條件,再考慮標價。
同時,投得廟宇管理權的承辦人須與華人廟宇委員會秘書處簽約,訂明嚴格遵守《廟宇司祝職務守則》。
秘書處的廟宇督察、高級督察、助理秘書會定期和突擊巡查,以確保各廟宇運作妥當。
華人廟宇委員會自二○○○年至今,共接獲十九宗市民投訴,主要為廟祝向善信索取金錢、工作態度不友善、廟宇不整潔等,其中一宗涉及廟祝在廟內搓麻雀,經調查證明屬實後,該廟祝被中止合約。
過去,曾有廟宇招標時由電器商人以比較最高標價少近一百萬元投得管理權,遴選過程被指黑箱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