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傳奇:奧雷利亞納尋金<br>誤闖亞馬遜河

旅遊傳奇:奧雷利亞納尋金
誤闖亞馬遜河

被譽為人生必到的50大景點之一的亞馬遜河,是很多人嚮往遊覽的勝地。早在16世紀中期,當大家還未發現亞馬遜河的時候,這裏只是印第安人的美好家園,猶如人間的伊甸園,相信這種景象,只有西班牙人奧雷利亞納(FranciscodeOrellana)見識過,因為,他是第一個發現亞馬遜河(Amazon)的人。

文:王浠樂 部份攝影:王浠樂、麥運嫦

亞馬遜小檔案
四大世界之最
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沖積平原面積最大及河流最長。

源頭
秘魯地理學家指出亞馬遜河的源頭位於秘魯的烏卡雅利(Ucayali)河,安地斯山脈的冰水為亞馬遜河帶來大量流水。

人種
印第安人是亞馬遜的真正主人,至今純印第安人已不足兩萬。

發明
Barbecue一詞源於亞馬遜,雨季獵物減少,印第安人會用樹枝做架子,再將架放在碳火上,用來烤魚,以便貯存。這種架子被海地的印第安人稱為Barbacoa,西班牙人就借用了這個名詞,最後演變成Barbecue。

出征為肉桂和黃金國
在奧雷利亞納走進亞馬遜河的40年前,即1500年,曾是哥倫布船長的文森特.潘松(VicentePinzon),已見識過亞馬遜三角洲,當時他以為是個大淡水湖。直至1541-1542年間,奧雷利亞納乘船駛過了亞馬遜河大部份河道,更為河流定名,亞馬遜河才為人認識。
1541年,奧雷利亞納為協助他的表親皮薩羅(GonzaloPizarro)治理被稱為食人番邦的基多(Quito),來到厄瓜多爾,奧雷利亞納以幫忙為名,背後其實是想尋找傳說中的肉桂和黃金國。經過多月的準備,皮薩羅於1541年2月率先出發,奧雷利亞納及後趕至,最後來到原先憧憬的希望之鄉,但卻找不到肉桂樹。雖然萬分失望,但他們選擇繼續前行,還建造了一艘帆船,沿河而下。在堅持尋找黃金國的同時,糧食愈來愈少,奧雷利亞納提議帶60人去找食物,自此後就沒有回來,皮薩羅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被迫折返,而繼續前進的奧雷利亞納在不久後就發現了亞馬遜河。

遇上亞馬遜女戰士
其後奧雷利亞納花了一年,終於在1542年2月離開了納波河,正式在亞馬遜河上航行。一路上遇上一個接一個的印第安人村寨,每次都以武力來掠取糧食和必需品。到了6月,奧雷利亞納遇上了印第安女兒國,與好鬥的印第安婦女展開了連場惡戰。這些婦女手執弓箭,以一當十,險些令奧雷利亞納全軍覆沒。由於亞馬遜原是希臘神話中的女勇士,而這些婦女又貌似神話中的亞馬遜人,所以亞馬遜因而命名。經過8個月的航行,奧雷利亞納最後沿河而下至亞馬遜三角洲,輾轉抵達加勒比海。奧雷利亞納因亞馬遜河的壯闊浩瀚,而稱之為海河,亦曾經有一個時期,大家稱亞馬遜河為奧雷利亞納河。

巴西河口最為人熟悉
亞馬遜河流域覆蓋8個國家,如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玻利維亞等,共有15,000條支流,分布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面積比10個法國還要大,大半部份位於巴西境內。亦因為這樣,巴西的熱帶雨林最為人熟悉,但由於最早開發,所以景點亦變得商業化,大部份的遊客都從Manaus出發,展開一天至兩星期的探險之旅。想見識比較原始的亞馬遜叢林,可選擇從秘魯的Iquitos或玻利維亞的Rurrenabaque小鎮出發,不但使費較巴西低,亦因為未完全開發,原有的雨林景色和珍貴的鳥獸可一一展現你眼前。

地球之肺的容量
亞馬遜熱帶雨林有地球之肺之譽,是各種野生珍禽異獸的天堂。
1.動物種類多達二千多種,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南美大蟒蛇、難得一見的樹獺、最大的巨天牛甲蟲、最小的蜂鳥,還有巨嘴鳥和食人魚等等。

2.植物不少於5萬種,如有世界最高及近百公尺的巴西櫻桃樹、被稱為「神糧樹」的可可樹等。

3.水中生活着鱷魚、淡水魚、海牛、淡水海豚等,另有2,500種魚類。

出門提一提
簽證:前往巴西或玻利維亞,持BNO、特區護照及CI者均須簽證。查詢:25257002(巴西總領事館)、(8610)65324370(玻利維亞大使館──北京)。前往秘魯,持特區護照及BNO毋須簽證,持CI者須簽證。查詢:28682622(秘魯總領事館)

機票:乘美國大陸航空經紐約飛巴西里約熱內盧,來回票價$12,200。查詢:專業旅運(23663386)

住宿:OVeleirB&B,雙人房US$49-80,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stay.at/oveleiro 。

氣溫:全年悶熱潮濕,平均溫度達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