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麗來(Polaroid)──一個幾乎等同於「即影即有」的名字。事實上,這家成立逾65年的即影即有商品王者,過去1年聲勢消沉,不過下半年料將耳目一新,該公司將在港推行較大型的市務推廣,務求在數碼化大趨勢衝擊下站穩陣腳,不致被市場「遺忘」,反映在香港經濟前景難測下,即使大型品牌也要「度橋求存」。 記者:陳華雄
寶麗來最煞食的本錢是「即影即有」,但過去數年,攝影市場颳起數碼風,人手一部數碼錄像機,對寶麗來的生意不無打擊。母公司財政惡化,更令該公司去年底差不多退出攝影市場爭霸戰。不過,寶麗來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一峰表示,母公司財政問題已過去(見另文),現已獲得足夠的財政支援,在本港再投放資源。
問及數碼化的衝擊,黃氏承認即影即有的消費客戶市場,的確隨着數碼產品普及而逐步萎縮,個別特定(niche)市場更完全消失,與96年比較,整體市場跌幅逾一成,但同時也強化其即影即有特性。他笑言市場已跌至谷底,「基本上可以被數碼商品取代的都已經冇晒」,但整個即影即有產品市場總值仍有1.17至1.56億元(1500至2000萬美元),除非整體經濟再繼續惡化,令到一些涉及即影即有特色的商業功能被迫消失,否則這個市場可說穩定下來。
他解釋說,該公司逾六成生意來自工商業指定用途,例如執法部門需拍下即影即有照片作為呈堂證供,而商業及醫學上也有類似的需求,有關市場相對穩定;至於消費產品,則正正是其下半年推廣的焦點。
寶麗來99年曾推出針對年輕人市場的izone相機,反應不俗,香港試過1個月賣出3萬部,至今全球已售出逾200萬部,其中香港估計佔十分一。黃一峰說第三季會推出全新的izone相機,希望這款具有熱能感應功能的相機為年輕客戶受落;第四季則會推出寫有幸運字句的即影即有菲林,藉此為年輕客戶帶來新鮮感,保持他們的消費意欲。
至於較年長的客戶,寶麗來會加強推廣其600及1200系列產品,強化產品的即時價值。黃氏認為,以目前的經營環境來看,沒有比穩住現有的客戶更重要,希望透過一系列側重深度的市場推廣活動,將消費產品的營業額提升二至三成。他說:「𠵱家唔係追求高增長,只係追求生存能力」,希望等到公司產品出現另一個突破,可令營業額有大幅增長。
1926年 --創辦人EdwinH.Land在入讀哈佛1年後離開校園,專心研究即影即有技術
1929年 --Edwin取得光影技術的專利權
1937年 --Edwin成立寶麗來公司,進一步發展即影即有技術及相關產品,當年營業額達14萬美元
1947年 --即影即有技術研究成功,展開推廣工作
1957年 --在紐約交易所上市
1980年 --Edwin退休,保留主席及顧問職
1997年 --股價升至60美元的歷來高位,市值相當於28億美元
2001年 --財困嚴重,申請破產保護令
2002年 --業務售予直接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