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正式招股、本月25日上市的中銀香港(控股)(2388),令久未有大型招股活動的股市掀起一片認購熱潮。這家本地第2大銀行集團,挾着國有銀行「龍頭股」的聲勢,加上招股價遠較預期低,基金界指出,市場普遍憧憬該銀行1年內能晉身恒指成份股,故預備中線持有的機構投資者認購意欲強烈。基金經理在「換馬」概念下,近期已借勢沽售其他藍籌銀行股,預留「水位」調整組合。 記者:劉美儀、羅仲軒
從吸引散戶的角度來看,中銀香港大打優惠零售投資者的旗號,除仿效盈富基金(2800)、散戶有折讓5%外,該銀行亦以偏低「入場費」作招徠。中銀香港招股指示價每股6.93元至9.5元,以每手500股計,散戶買一手的金額為3292元至4513元。按7月12日收市價計,滙控(005)、恒生(011)的最低入場費,分別為35700元(400股1手)及8375元(100股1手),中銀香港的負擔明顯較輕。
與3隻銀行恒指成份股比較,除東亞(023)外,滙豐及恒生的股價按帳面值計,都較中銀香港「昂貴」,前兩者的比率分別為2.2倍及接近4倍。
以2002年度備考盈利扣除派息計算,中銀香港的招股價約為帳面值1.35至1.85倍,低於承銷團報告內預測的1.6至2.2倍。約按今年度備考盈利得出的市盈率計,則為12至16倍,俱較滙豐及恒生便宜。
證券界表示,滙豐是國際性銀行集團,盈利及風險管理穩健,基金經理的投資組合內必然涵蓋,恒生的帳面值雖在本地銀行股中一直領先同儕,但其股本回報率亦相對吸引(去年度達23%)。東亞在帳面值及市盈率方面,儘管是唯一低於中銀香港的藍籌銀行股,最低入場費亦僅3140元(200股1手),不過東亞的股價長期偏低,證券界估計若中銀香港獲選為成份股,為維持恒指成份股組合平衡,東亞將面臨被剔走的壓力,該銀行現時市盈率約14倍,帳面值為1.2倍。
投資界人士表示,不應從短炒角度考慮中銀香港的價值,一來因為該銀行改善盈利及清除壞帳的效益,要在未來數年才陸續浮現,故短線走勢仍存在不明朗因素,二來其派息比率可望維持盈利60%至70%,加上恒指概念的憧憬,該銀行的中線吸引力有一定支持。若進一步以政治角度考慮,市場人士指該銀行作為首間國有銀行附屬機構邁向證券市場,其上市成敗,牽動國內金融企業改革的命運,任重道遠,而在城中巨富支持與散戶青睞下,料中銀香港會成為市場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