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帳目問題仍然困擾歐美股市,被揭發的案件亦有加快及增多迹象,上周再有多間企業涉嫌鬧出會計醜聞,包括美國第2大藥廠Merck及全球第5大藥廠Bristol-MyersSquibb,以及美國第4大長途電話公司Qwest。美股因此再大幅下挫,以現時走勢來看,杜指甚有機會下試911時低位8062點,然而由於納指已先行回落,加上科網股雅虎及JuniperNetworks皆公布有盈餘的季績、硬件公司被調高評級,甚至連一向皆不願意涉足於科技股份的美國股神畢菲特,亦開始投資於科技股,看來短期內,科技股表現會較傳統股份為穩定。
剛公布業績的美國企業已有了個好開始,本周一連串重型科技及傳統股份公布季績,亦應會有不俗表現,然而能否挽回投資者的信心,則有待觀察。雖然美國總統布殊在周二提出10項建議打擊企業詐騙行為,市場意見多指言過其實,未能起到重要阻嚇作用,令投資者信心受動搖,但長遠來說仍有其正面作用。隨着假帳問題廣泛被渲染後,加上政府意態強硬,相信往後一段長時間應不會再有人鋌而走險,企業內部亦會加於防範,提高自我監管,減少作弊手法,往後必能令投資者重拾信心。
遠方的歐美股市受此次事件影響極深,股市下跌幅度亦較大,如納指及杜指今年已分別下跌30%及13%,法股亦跌24%,但鄰近的亞太股市影響相對細少,多個主要市場包括一向表現最差的港股,跌幅也不過7%,泰股更錄得3成以上升幅,韓股雖已由高位回落,但仍能有逾一成升幅。由此看來,歐美股市因企業帳目問題下跌,並未對亞太股市帶來太大影響。
歸根究底,是由於東西方企業文化有所不同,西方國家企業管理層多由外界聘請得來,全往利害方面看,只要業績好,對公司有交代,股價能上升,從中獲利便可,商業道德拋之腦後,問題因而產生。東方企業則偏向保守,以家族管理為主,除了業績之外,聲譽亦極為重要,因此問題發生在亞洲的企業並不多,股市受壓自然較輕。由此趨勢來看,隨着美股下跌,美元資產繼續流走,亞洲區短期內仍可受惠,股市更富吸引力。
信誠證券高級投資經理 連敬涵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