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志如此衰弱

  兒童心志如此衰弱

當年面對升中派位時的情景,固然記得,不過並不深刻,因為,人生苦惱不知凡幾,這是小事一樁,這個記憶想是早給歲月沖刷得褪了色。
早幾天讀報,幾歲孩兒為了不能躋身名校而萌自殺之念,對於二三流中學的態度是「寧死不從」,除此以外別無退路,言詞何其切齒怨恨,不知何故,今天社會愈是繁榮人們的心志愈是萎縮,享得起福擔不起苦,動輒一死以謝天下,成人如此,小小人兒也如此。
先別埋怨特區政府如何禍港,教育政策怎樣紊亂,小小孩兒對父母聲色俱厲、掌摑祖父母等事俯拾皆是,無法無天,被師長責罵、給父母掌摑、測驗不及格、被同學杯葛,便乾脆橫劍了斷,這如何是政府的錯?今天的孩子是給寵成了溫室小花無疑,都給父母養在玻璃室裏呵護,水溫空氣陽光養料全部經調節成最一流的。

只是其中一個關口
世上難找如此一個光怪陸離的都市,管他繁榮或是低迷,總之要擺門面張聲勢,學問修養是其次,入讀名校才是大事,鋼琴樂理繪畫芭蕾電腦但求博而不求融會貫通,父女母子對話滿口英語單字(這樣的溝通怎會沒代溝?)家裏吃光麵不打緊,最重要讓別人知道咱家常到半島酒店享用英式下午茶。
結果,孩子好的不學,學會了吃飯時不吃飯,百般計較,睡覺時不睡覺,千般需索,未來主人翁如此,想挽救社會不如去祈禱還來得實際。
今日的升中派位,在悠悠人生裏頭,其小其微直如恒河一沙,人生關口多極,日後會考高考如何應付?來日投身波譎雲詭斗轉星移的社會又如何進退?
財爺以一曲《獅子山下》與港人共勉,我看得把時光再推前點,回到五六十年代,那時港人刻苦力學自強無畏,天大的事也不能叫他們皺一皺眉,他們能夠在此地率先享受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天天安樂粗茶自在淡飯,經已感恩。
當然,還有很多好孩子,十五歲女童既幫母親倒垃圾討活又照顧弟弟又勤奮力學,教人動容。
梁小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