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用家主導的工貿物業市場,自從金融風暴後,鮮有超過10萬方呎的大手租務,葵涌達利中心卻剛剛租出18萬方呎,每月租金72萬元。另一方面,大埔工業邨大富街17號全幢10萬方呎,以每月36萬元租出,為近年罕有大手工廈租務個案。
業內人士指出,錄得大手租務的達利中心1至4樓,涉及樓面逾18萬方呎,每月呎租4元,租客為具有實力的用家,作貨倉用。
至於全幢租出的大埔工業邨大富街17號工廈,促成租務的美聯物業工商部區域經理陳偉志說,呎租3.6元,租期5年,物業共5層,包括地下、閣樓、1至3樓。這是該區今年以來首宗全幢租出的工廈。
據了解,該廈的新租客為從事塑膠生產業的上市公司,因本港運輸設備及位置較佳,將部份生產線由內地遷回香港。另方面工業邨於4至5月開始,放寬區內工廈全部要由業主自用的規定,容許業主將25%樓面出租予其他公司,因此同區放盤量不多,正在招租的大宏街1至3號工廈約3.9萬方呎,每方呎叫租3.8元。
地產界人士指出,大部份工廈租客都是用家,近年隨着經濟不景,廠家將生產線北遷,在港租用的工廈大幅減少,承租單位樓面3萬至4萬方呎已算是大手租務。現在再次出現10萬方呎或以上的租務,只屬個別例子。以達利中心個案為例,該批樓層一直由業主自用,近期始於市場放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