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想政府若不是未經薪酬調查率先宣布減薪及不斷或明或暗的批評公務員是包袱,公務員團體及公務員怎會對政府高層的承諾毫不信任。
在自由黨、民建聯及大部份早餐派議員的支持下,立法會終於通過了公務員減薪的法案,開創了公務員減薪的先河。只可惜這樣的歷史先河不僅沒有甚麼值得慶祝或紀念,反而可能成為日後公務員跟特區政府不斷抗爭的序幕,對政府的管治及施政、對社會的穩定都構成重大的威脅。
事實上,在法例通過以後,公務員工會已表明將會繼續籌款以便採取法律行動控告政府,而不少資助機構的員工也有可能同樣採取法律行動挑戰減薪的合法性;換言之,在減薪法案通過後,有關減薪的訴訟將會陸續有來,所造成的困擾及爭端也將長期存在。
更讓人憂慮的是由於公務員工會跟政府高層之間已形成極大的鴻溝,將來在有關公務員薪酬檢討及改革問題上雙方能否恢復合作是個很大的疑問。
當雙方無法恢復互信的基礎時,政府要提升效率、改善服務以至理順公務員薪酬制度都將遇上重大阻力,甚至引發更激烈的抗爭行動例如工業行動甚至罷工等。
要防止關係進一步惡化、要逐步重建特區政府高層跟公務員的互信,特首董建華先生的一紙承諾是不足夠的,更重要的是特區政府高層要改變處理公務員問題的方法,包括放棄以政治運動、政治手段向公務員施壓,包括停止使用分化、抹黑、醜化等手段,包括不要把公務員的利益跟公眾利益故意對立起來,當然更包括不要把「整治」公務員視為「揚刀立威」的機會等。
試想想政府若不是未經薪酬調查率先宣布減薪及不斷或明或暗的批評公務員是包袱,公務員團體及公務員怎會對政府高層的承諾毫不信任,怎會對一次過立法減薪的做法反應如此激烈呢?
我們認為,特區政府高層把這次立法減薪視為一次教訓而不是一次勝利,應重新把公務員視為改革的夥伴而不是絆腳石或敵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重建與公務員的互信,挽回公務員的士氣,讓香港的公共服務維持高水平。但若果政府高層以為今次順利通過法案是打了一場勝仗,以為可憑手握立法會多數票而單方面推動公務員制度的改革,那未來幾年只會是抗爭不斷、動盪不息的日子。
(圖)立法會昨日通過公僕減薪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