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是否有害仍爭議

PVC是否有害仍爭議

鄰苯二甲酸鹽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除了香水與化妝品外,汽車座位、噴髮膠甚至牆紙,都有鄰苯二甲酸鹽。近年全球環保及醫學界開始關注聚氯乙烯(PVC)物質內含有的鄰苯二甲酸鹽的安全性,歐盟在九九年禁止三歲兒童以下的玩具及用品例如嬰兒牙膠採用PVC,但美國對這種物質研究及進行實驗達五十年,仍未證實對人體有害。

明顯影響老鼠
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余海虎表示,鄰苯二甲酸鹽主要用於塑膠內,近年開始有組織發表研究,指出其對人體的害處,包括上月「毒性及環境衞生」學術期刊發表,這種物質能在動物體內產生活性氧氣,令肝臟、腎臟及睪丸產生自由基,破壞該些器官。
美國化學委員會表示過去五十年業內一直研究及化驗這種物質,但均未能證實其對人體害處;但美國國家毒性學計劃(NationalToxocologyProgram)在九九年發現此物質會明顯影響老鼠生殖力。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在人體血液內發現此物質,其中百分之五達二百萬生育年齡的美國婦女,血液含鄰苯二甲酸鹽水平是正常人二十倍,研究人員對此極感驚訝,但至今原因未明。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