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股市近期每下愈況,股票吸引力已大不如前。有研究報告顯示,美國人寧選擇房地產作資金避風塘,房地產已取代了黃金過去的地位。
由前任垃圾債券交易員米爾肯(MichaelMilken)的基金出資創立的米爾肯研究所(MilkenInstitute)的報告表示,在經濟不明朗的環境下,美國人傾向買入住宅樓宇保值,情況就如黃金在70年代受追捧一樣。
自1990年開始,美國房地產價值幾乎每年都貶值,跌勢直到1999年才結束。自經濟於2000年3月開始走下坡,樓市把弱勢扭轉過來,因為聯邦儲備局因應經濟不景而放寬銀根,按揭利率遂相應下降,從而增強美國樓市的抗跌能力。
反之,隨着石油在商品市場的重要性日漸提升,加上各地央行樂意控制黃金供應,黃金作為資金避難所的作用漸趨式微。
自去年10月安然(Enron)倒閉,美國企業會計操守醜聞不絕,大大削弱投資者對美股的信心。
美股主要指數在2000年3月見頂後,迄今累計蒸發市值約6.9萬億美元(約53.8萬億港元),一些基金經理選擇增持現金。根據貨幣基金的報告,在截至周二的一周,機構投資者向貨幣基金注入217億美元。
另外,部份投資者沽空股票和股市指數,以圖在跌市中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