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肥人比率亞洲最高

港肥人比率亞洲最高

【本報訊】有醫學專家指出,雖然亞洲人身材較為瘦小,但體內的脂肪量卻可能較多,而現時量度肥瘦標準的體重指數並未能計算體內脂肪的分布,故有需要為亞洲人訂立一套全新的體重指數標準;而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資料顯示,香港是五個亞洲國家或地區中,肥胖人口比率最高的。

吃快餐少運動之故
世衞組織計算了多個國家或地區的超重人口比率,發現香港有三成一的男性及兩成七的女性面對過重問題;中國有一成五的男性及一成六的女性超重;菲律賓有一成七的男性及兩成三的女性,其體重高於應有的水平。至於一個人是否超重,則是以體重指數來釐定,即將重量(千克)除以身高(米)的二次方;若體重指數超過二十五,即是超重;體重指數超過三十,就是癡肥。

澳洲迪金大學(DeakinUniversity)健康科學系教授BoydSwinburn警告,由於每個人的體格均有差異,所以體重指數並不能全面反映一個人的體重是否符合標準。他強調,雖然亞洲人較為瘦小,但體內的脂肪量卻可能更多,而體重指數並沒有計算脂肪分布,所以有需要為亞洲人訂立一套全新的體重指數標準。同時,亞洲人癡肥的比率不高,可是患上肥胖症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的機會則較高。
威爾斯親王醫院糖尿及內分泌中心醫務主任周振中表示,香港的超重人口比率在亞洲區中位處前茅,主要是港人生活繁忙,習慣進食含大量脂肪及糖份的快餐食物,加上缺乏運動,導致肥胖。
他又指出,有數據顯示在香港過重或癡肥的兒童有增加的趨勢,以此推論,未來港人肥胖的問題會愈來愈嚴重!由於改變飲食習慣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若要徹底解決肥胖問題,政府必須推行普及教育,教導不同年齡組別的港人改變多吃快餐飲食習慣,並多做運動。

纖體亦應均衡飲食
家庭科醫生關嘉美相信,在多個亞洲國家及地區中,只有香港出現女性的超重人口比率較男性為低,主要是香港女性注重事業,日常都要作不同程度的體力勞動,變相做了運動,達到減輕體重的效果。但她提醒香港女性,纖體應以健康為出發點,並從均衡飲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