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失業,以為是失業的人才會煩,當政的人急民之所急,也應該煩,若然如是,我們也會諒解。但我們的董伯伯是嗎?筆者不覺得,不知大家覺得如何。他說發夢也想着就業問題,你信嗎?若然是,以他的好大喜功思維方式,就算沒有切實可行方案,總會有一些點子、一些構思,拋出來大家討論一下,有嗎?
沒有,他只說不會有辦法解決,當單仲偕提及唐英年那句:有生之年也不會見到失業率回到百分之二時;董伯竟然大發爛渣,悍然回罵,又說失望,又說為何沒有些有建設性的諗法畀佢,得個彈字無用㗎嘛。總之高失業唔係董伯之錯,係足足五年之前港英時代泡沫經濟之錯咁話……
這一罵,不但是回敬單仲偕,也是回罵我們這些小作家,還有天天打電話到電台訴苦的小市民。有苦你們何必訴,何不死了算數?天天在唱衰香港,令老人家心煩,幾咁欠缺儒家精神!
別說筆者刻薄,可能有人認為董佬始終是個好人,他的新班子上任之後,應該有所作為,經濟就快好轉,但願如是,但筆者不想為大家寫下假的希望,記得董伯一年前說見到燒炭的新聞十分傷心,但今天一樣天天有人燒炭。他到老人社區見到老人家之時一臉誠懇,但就叫社署研究取消那七百元的生果津貼,個人刻薄,受害只是身邊的人,當政的人刻薄,那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