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講股:通縮拖累地產銀行股

陸叔講股:通縮拖累地產銀行股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政府將會再度印製新的10元紙幣,這意味着通縮正在影響我們。事實上,近年來「通縮」二字可謂不絕於耳,普遍皆認為通縮即代表價格下調的壓力,但實際上,通縮下所帶來的連鎖效應是不能忽視的。
首先,可能大家會覺得,通縮最直接的影響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但事實上,通縮對企業盈利及資產值均構成直接打擊,最終會影響股市長遠表現。舉例說,雖然自金融風暴後,香港不斷進行結構性轉型,但整體的大發展方向都離不開地產、銀行等行業,在通縮的情況下,對兩大行業都有負面影響。
對地產發展商而言,通縮的經營環境令各大小地產商要減價促銷樓盤,無可否認,物業交易成交宗數是多了,但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發展商的邊際利潤不會有多大的改變。若通縮持續,市民置業意欲再度下降,直接打擊地產股盈利,這正是我一直對樓市不太樂觀的原因。通縮對物業租金同樣構成壓力,對收租股的影響則不言而喻了。
至於銀行股,最直接的影響莫過於打擊貸款活動,原因是通縮導致實質利率高企,借貸成本增加。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就是,銀行資產質素變壞的機會大增,原因是過去銀行大部份的按揭抵押品都是物業,若通縮令樓價進一步下調,無疑直接影響銀行抵押品的質素,壞帳率有機會向上。

大家樂有潛力
雖然近年銀行積極拓展非利息收入,但貸款業務始終是一個重要收入來源,所以通縮對銀行的經營風險,始終有一定性的影響。換言之,即使短線有熱錢流入香港,但若通縮對股市長遠影響仍揮之不去,股市要突破性上升仍然有難度。
此外,由於通縮的問題令零售業務同樣受到打擊,年初因憧憬經濟復甦而被看好的零售股,因而受到負面影響。但事實上,選擇零售股要「揀股不揀市」,因為個別股份未必因通縮而受打擊。通縮令市民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但基本的日常生活開支仍是必須的,所以一些價廉物美的食肆仍有一定吸引力,例如大家樂(341)這類型股份有一定的潛力,相信會跑贏其他類型的零售股。
至於通縮能否短時間內解決,我看仍有不少技術上問題,現時普遍成本仍在下調(尤其是現在工資易跌難升),加上失業率持續高企,市民普遍不願大量消費,在這個惡性循環下,相信通縮仍要維持一段時間。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