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專欄:央行干預為面子?

曾淵滄專欄:央行干預為面子?

政府的行為有時非常奇怪,很多人都應該記得90年代大炒家索羅斯與英國中央銀行對陣的事。實際上,當時的英國政府是有意讓英鎊貶值,但是,當索羅斯這批炒家開始沽空英鎊時,英國政府又橫加干預,欲置索羅斯於死地。開始時,索羅斯損失慘重,但是他資本夠,終於獲得最後的成功。英國政府則平白損失一些外滙,最後英鎊仍然貶值。

日本政府最實際
奇怪,絕大部份國家在干預滙率時,總是在自己的貨幣貶值時;相反的,當貨幣升值時就很少干預,這是為甚麼?實際原因就只是面子問題罷了,許多國家的政府都認為貨幣貶值是失面子,為了面子,明知貨幣貶值可帶來好處的時候也一樣地干預。當然也有例外,例外的就是修改遊戲規則,像馬來西亞一樣,突然宣布馬來西亞貨幣不能自由兌換。
印象中只有日本人最實際,97至98年的金融風暴,日本政府任由日圓貶值而不作干預,近日又積極干預日圓升值。倒是美國政客已經明白目前讓美元貶值對美國有利,於是美國眾議員、參議員們紛紛指摘日本干預滙市。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炒家在搶購日圓時,日本政府可以真正地大量供應日圓來吸收美元,對日本而言,是外滙儲備增加了,又可推延日本生產成本快速增加的問題,何樂而不為?
城市大學管理科學系副教授 曾淵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