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途太空旅行 - 麥飛

超長途太空旅行 - 麥飛

俄羅斯提出人類登陸火星計劃,計劃在2015年出征火星。這個離我們平均二億多公里的行星,有何吸引之處?
火星絕不是度假勝地,因為它是個極乾燥,幾乎沒有空氣,滿布火山口的世界。它沒有椰林樹影,只有颳至遮天蔽日的塵暴。火星比地球「出色」的地方,可能因為它有兩個「月亮」,多一次火星中秋節,多點機會食月餅。
為何人類花了四十年時間,發射了幾十艘飛船,失敗了無數次,還要對火星鍥而不捨?科學家相信火星是地球的「末日版」,過去曾有生物居住過,不過已經化成飛灰,現時剩下的「火星人」,可能是一些有機微生物,但如果微生物能居住,人類便有可能移民到火星,尤其是火星地下可能有巨型冰塊,有水便有生存希望。可是,單是人類登陸便搞了五十多年,要移民便要多等數十年,不是我們這代人能見到的事。反而移民往離地球「機程」三日的月球,會更實際,而且可以天天賞月食月餅,不用食塵。
火星只是人類太空旅行的第二站,下一站是甚麼?太空總署的研究員曾預言,在未來五十年,人類可以坐着由激光推動的太空船,以十分一光速的速度,飛到太陽系之外。可是最近的星系,也距離我們4.3光年,以這樣速度走,至少要花43年。這樣的「超長途旅程」,相信是一去無回頭,所以如果「成團」,團員會是一個龐大族系,確保可以延續後代。有人擔心飛船「超重」,建議減少男性團員,只帶急凍精子代替。男人在科學面前,只是「精子提供者」的代名詞,多可憐。他日有太空旅遊,或許會是“Ladies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