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美元見底言之尚早

國際視野:美元見底言之尚早

強美元政策乃前美國財長魯賓所一力提倡,最大作用是壓抑因經濟繁榮而出現的副產品──通貨膨脹。政策沿用了多年,一直相安無事,原因是美國經濟持續欣欣向榮,強美元正合乎所需,此所以魯賓的繼任人薩默斯亦蕭規曹隨,造就了美國經濟史上最長的繁盛期。
經濟始終難以擺脫有起伏盛衰循環的定律,克林頓退下來後,所留下的雖非難攤子一個,但喬治布殊仍無可避免地要面對經濟滑坡的問題。雖然以財長奧尼爾和經濟顧問林賽為首的布殊內閣,口口聲聲表示會維持強美元政策,不過時移勢易,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又豈可漠視實際環境、罔顧經濟現實而一成不變?

不應設定目標價
顯而易見,美國經濟既已轉弱,通貨膨脹又已不足為患,強美元已不再對美國經濟構成一面倒的利益,反而適度的調整有利美國出口,可減少國內製造商的埋怨聲音,對布殊政府亦利多於弊。當然,美元若一瀉如注,跌勢不能遏止,便會損害投資人的信心,此亦是布殊政府必須致力避免的事,故美國聯儲局上月底應日本央行的請求入市,紓緩美元近期過急的跌勢,便顯得順理成章,不足為奇。
美元是否已跌夠?答案要視乎美國經濟能否重拾動力,讓布殊可以向選民交代。
在筆者看來,明乎此,便絕對不應為美元設定目標價,現時指美元已見底或並未見底皆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正如不久前日圓先生神原英資預測美元年底前可升至160日圓,便碰得一鼻子灰,如今市場內更有主流意見認為日圓可升至100水平,但距離年底尚有5個多月,其間會產生甚麼變化,孰未可料。要是如此簡單,又豈會有那麼多人在滙市中陰溝翻船?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