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話太監 - 鍾偉民

笑話太監 - 鍾偉民

中國自古多閹宦,好端端一個人,忍痛自殘,不外家貧,走投無路;或者以為淨身進宮,一旦幸邀聖眷,受到榮寵,犧牲一個「小弟弟」,換來畢生安泰,一人得道,雞犬昇天,何樂而不為?
唐魯孫先生《天下味》文集有一篇《閒話太監》,說是「閒話」,可道盡太監身前身後事;讀之,讓人萌生百感。「打算自動出家,最小只有七八歲,那時候天真未鑿,多半是家裏人貪圖富貴,慫恿他當太監的。最大的也不過十七八歲,沒有超過二十歲的。這些半大不小子想當太監,百分之百都是出於自願,很少是聽了別人攛掇,去當太監的。」唐先生說。
應該都是自願的;不然,進了宮,過了十年八載才來痛悔,大鬧宮闈,日夜高喊:「還我雞巴!」一唱百和,森嚴大內,豈有寧日?於是,要做太監,還得循規矩,講手續。小孩讓人帶到北京,要挨近權力核心,得投奔有頭有臉的太監,經他認可,結為「親家」,認了親,再帶進大內南三所住下觀察;這時候,宮中「勸善太監」就來說教了。

「做太監,衣食無憂,這是真的;不過,淨身剎那,生死間不容髮,割十個,死四雙;就是不死,從此,斷絕男女之私,床笫間的過癮事,就享受不到了;到了後來,就算飛黃騰達,但沒有『弟弟』,孤家寡人,恨綿綿,怨綿綿啊……」這樣的話,掰開揉碎,反覆勸說;經過三四個月的勸解,要當太監的心寒了,知難而退,宮中好像還有一筆公款,稱為「助善費」,可提出若干銀子遣送回籍。
「我的志願,就是做太監!」威嚇無效,還得請主持閹割的「古拉」再徹底勸一次,執迷不悔,才護送到刀兒匠住所調息,擇吉去勢。據說,閹割太監,每年只舉行一次,從七月初一開始,每天不過閹三數人,比董建華「挑」部長,謹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