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埔一間小學,有一位語文老師在上堂教書之餘,還要兼顧十六項校內活動,捱至學期尾時,終於抵敵不住過度的操勞,十日前突然在家中吐血,送院後證實患上肺癆。校長得悉此事後,在慨歎教育改革弄人之餘,不排除該位老師是過勞而染病。他已馬上知會衞生署,為五十九名有機會受感染的學生安排胸肺檢查。 記者:蔡元貴、馮永堅、梁洵瑜
感染肺癆的男教師,在大埔孫方中小學下午校任教4B班英文科及6D班中文科,並擔任活動主任。校長曹達維表示,這位老師除任教兩班語文科目外,還負責統籌課外活動、畢業生同學錄、試後活動、學生旅行、交通安全隊等十六項活動。曹校長說,近年的教改令教師工作量大增,不排除該老師因工作量多而過度操勞。
這位教師是於上月二十九日在家中突然吐血,需要立刻送院治理,檢驗後證實患上高傳染性的肺結核病(即肺癆)。有家長向報館投訴,指校方沒有即時安排師生接受檢查,感到不滿。曹達維則反駁,校方作出最快的反應,由於該位老師入院是在上月二十九日(周六),三十日(周日)和本月一日回歸日都是假期,學校於本月二日接獲該教師主動通知後,已立即呈報教育署。
衞生署胸肺科於本月三日派員往該位老師留診的大埔那打素醫院了解情況後,建議校方發信通知4B及6D班學生家長,安排學生前往X光檢驗中心照肺,並於本月四日派員到孫方中小學下午校,向該兩班合共五十九名同學,講解預防肺結核的知識。
曹達維說,校方昨日進一步向全校學生派發預防肺結核病單張,提高學生對肺癆的預防意識。他強調,家長毋須過於憂慮子女健康。「我同班老師都冇事,諗起都幾諷刺,我兩星期前重同嗰位老師一齊主持校內嘅保健計劃,我同佢面對面傾咗好耐!」孫方中小學由蘇浙小學校長孫方中太平紳士於一九八七年創辦,是首間採用普通話授課的資助小學。
資助小學校長職工會權益主任林湘雲指出,自從教改之後,小學教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教改變化多端,一樣嘢未熟,第二樣又嚟,好簡單,小學教師學位化未夠三年,啲老師重讀緊第三年,又嚟語文基準試,做教師愈嚟愈辛苦。好似你𠵱家夜晚七點打電話畀我,我哋重有幾個老師喺度做緊嘢!」
林湘雲說,他也發現近期校內老師的傷風感冒多了。「𠵱家嘅教師就要做埋社工,幫個學生解決家庭問題,呢啲叫走出學堂,老師工作時間長咗,好少機會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