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全球最大流動電話生產商諾基亞5名高級行政人員齊集於總部大樓,經過連串會議後,最終落實了徹底重組營業額高達280億美元手提電話業務的策略,縮小傳統以來生產衞生紙至膠靴等其他雜項的規模,把賭注全押在無線通訊身上。
面對流動電話及配備銷量急速放緩,諾基亞自然要謀求對策。諾基亞在2000年的收入曾大升54%,但在2001年已難以維持升幅,分析家預期,要是全年能有5%增長,已是上上大吉。
事實上,諾基亞除了要應付原來的競爭對手外,又要面對來自亞洲的新威脅,包括南韓的三星電子和中國的TCL控股,還有軟件巨擘微軟等亦虎視眈眈,覬覦此塊肥肉。
自5月1日開始,諾基亞正式把市值達210億美元的流動電話部門分拆成為9個自負盈虧的中心,各自負責一個目標市場──有高級至每個售價1000美元的醒目型手機,亦有以巴西及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為目標、售價低至160美元的廉價貨色。該公司行政總裁奧利拿(JormaOllila)表示:「公司架構臃腫,成為真正隱憂,必須化整為零,才能重拾公司在90年代快速增長的動力。」
諾基亞在90年代中期率先把手提電話根據風格分類,劃分成為基本、傳統和時尚等類型,並成功把流動電話大眾化,贏得業界分析員和對手稱頌,其後發展更一日千里。
雖然流動電話行業正陷入低潮,諾基亞的業績仍令人羨慕──出售手電的邊際利潤達18%,銷售總額為297億,盈利有37億,較去年成長6%。不過,諾基亞業績背後亦存在隱憂,譬如新力和愛立信合作今秋將推出彩色螢幕電話T68,諾基亞暫無相似產品與之抗衡。不但如此,近年發展迅速的CDMA制式電話,亦由三星領盡風騷,諾基亞所佔的市場比率不足一成。另一方面,內置數碼攝影及相片傳送功能的手機大部份均來自日本,此類手機在年底前將會熱賣,諾基亞若未能迎頭趕上,市場佔有率難免會被攤薄。直至最近,諾基亞終於推出類似的7650型號,與對手一爭雄長。
流動電話工業正處金融危機及科技革命的轉接夾縫中。在已發展國家中,市場已接近飽和,要刺激需求,必須有新元素如股市即時報價和視像會議等功能來增加吸引力,可惜的是3G引入步伐卻較預期為緩慢,以致囤積了的舊貨要割價傾銷,手機生產商自然大出血,仍錄得利潤者可算是鳳毛麟角。
由於手機的角色已由溝通演變成為資訊流通工具,遂造就了電腦商介入流動電話市場的良機。而隨着科技的日新月異,晶片的設計及製造亦日漸改良,手機功能愈來愈廣泛,價錢也因供應商激增而大幅下降,零售價由5年前平均每部275美元跌至155美元。為了保持市場一哥地位,諾基亞被迫投放更多資源於軟件發展,佔去研究及發展部門(R&D)預算中27億美元的60%,較5年前的30%增加1倍。諾基亞的目標除了維持業內領導地位外,又希望手機業能在2年後有一番新氣象,可分的餅會發酵增大,總勝過在呆滯的市場中保持目前37%的全球佔有率。
諾基亞今次進行內部重組,所押下的賭注不小。9個新部門各有獨立的研究及發展和市場推廣部門,針對不同的市場和顧客需要,其中最大膽的要算開發中國、巴西和印度等市場的部門,要為較貧窮的地區提供廉價手機,乃諾基亞從未涉足過的新嘗試。理論上,今次重組乃經過深思熟慮,但知易行難,很容易便會流於紙上談兵,尤其是不少目標市場均可能重叠,在執行時問題陸續浮現已可預期,現時惟有等待問題出現時才再劃清界線,見步行步。
諾基亞今次改革備受注視,一旦成功,必然引來對手爭相仿效;一旦失敗,隨時會斷送市場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