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電子戰能力是否如此不堪一擊呢?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表面上,報道中的戰果顯示解放軍的電子戰力不濟,但眾所周知,軍事演習不僅要「示強」,同時也是「示弱」的大好機會,所謂兵不厭詐,這次可能是解放軍故意示弱而已。
黃東指出,一九九五年台海危機時,當時廣東、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的電子通訊確曾因為美軍的電子戰而全部癱瘓,事件令解放軍高層大為震驚,矢志改善解放軍的電子戰能力。
近年解放軍電子戰的新裝備,主要集中在海軍艦艇及防空導彈部隊的雷達,新一代的軍官,在指揮電子戰的技術上也相當成熟。
經過數年的奮力追趕,黃東估計現時解放軍的電子戰能力已遠勝九五、九六年時的水平,尤其是福建等沿海地區,隨時有打仗的可能,因此解放軍最精良的裝備,大都部署在這個區域。所以,他很懷疑這區域的解放軍電子戰能力會否如此不濟。
儘管中國電子戰的研究與技術近年確已大幅提升,目前已接近、甚或達到歐洲的水平,不過,黃東同時亦強調,中國電子設備的品質管理與控制方面的能力非常參差,可靠性及耐用性等方面都與美軍有很大距離。
黃東說:「解放軍要在電子戰的設備方面追上美國,尚需時日,整體上要追上美國更非要二、三十年不可。」
中國電子戰力量是個謎,電子戰機包括自製轟電-5、轟電-6,以及六架俄製TU-154MD電子偵察機,功能可與美軍EP-3電子偵察機媲美,而所有大型戰艦潛艇均已裝備電子支援、電子攻擊設備,成效有待觀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