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同上月底與歐洲央行及美國聯儲局攜手干預,日本央行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已七度進場阻截日圓升值,效果如何?相信大家心中有數。
記得日本央行在5月下旬初度進場時,日圓剛從131直飆至124左右,當時干預效果明顯,美元亦被推升至127日圓附近,但市場投資者未肯就此放棄,繼續測試央行的能耐,果然,央行再三干預,提早揭示了自己的底牌,削弱了日後再干預的阻嚇效果。
要干預行動事倍功半,必須有形勢的配合。可惜日本央行的干預經常逆勢而行,成為業內的笑柄。譬如最近1個月的行動撞正資金自美元資產撤走,美元不斷受壓,干預所動用的金額自然是擔沙塞海,多多也不夠填。
雖然最近一次干預加入了歐美兩大央行,但對方事後急急表明只是受日本央行委託入市,界線早已劃清,聯手干預更變成有名無實,美元反彈之勢有氣無力,又何足為奇?
七大工業國(G7)根本便是各懷鬼胎,合作的先決條件是本身有無切身利益,而暫時看不見七國之間就滙率方面能有共識,日本央行要求其他央行誠心施以援手,只是癡人說夢。最起碼,美國在經濟已轉弱下,未必會堅持強美元政策,美元下跌至某一水平,對經濟反而有助;歐元走強,亦可收壓抑通脹之效,推遲歐洲央行加息的時間,讓經濟可以固本培元。歐美央行虛與委蛇,對日本提出聯手干預一事敷衍一番了事,乃理所當然。
在美元貶值未有觸及歐美經濟的傷口前,看來日本政府只有自求多福,不宜對其他央行心存幻想,而美元兌主要貨幣今年上半年雖已平均貶值一成,但跌浪初展,相信仍大有下跌空間。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