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在報章雜誌看到李柱銘想退下來,不再做民主黨主席的消息。我想,李柱銘真的該退下來。
香港民主由八十年代的代議政制開始萌芽,一直發展,到了九七年達到了高峯,民主黨氣勢一時無兩。但九七年之後,無能的董建華上台,香港民主開始萎縮,毫無建樹的董建華,最大成就在於把民主黨派逼至死角,由「殺局」開始,老董便直搗民主黨派的要害,一心截斷「水源」,借「禽流感」之名,用殺雞之刀,殺掉原本屬於「第二梯隊」的市政局議員,民主黨不單失去一批中層骨幹,更令收入大減。利益所在,僧多粥少,黨內分裂是預期之內的事。
在「殺局」後,政府正醞釀打區議會的主意,將區議會變回一個無能的花瓶,重返八十年代的諮詢角色。區議會是民主黨員的溫床,如果將區議會也殺掉,連基層黨員都沒有,民主黨便黨不成黨,只剩下一堆視立法會為「老人院」的「民主公務員」。面對這個困局,李柱銘顯得毫無招架之力。而在二千年支持非黨員余若薇出戰港島區補選,更是他的最大敗筆,令中層黨員「升職」無望,加劇了內部分裂。
這麼多年,我看着民主黨和香港民主發展,感到莫名的心痛,尤其在這個艱難時期,董建華胡作妄為,市民聲音卻越來越弱,我們的民意代表在做甚麼?李柱銘無疑是香港民主的圖騰,但要帶領香港民主再向前,真的有點技窮。香港政治氣候已變,民主黨再停留在「幼稚反對派」並不足夠。李柱銘該退下來,讓有能者居之,做回一個自由自在的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