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景,飲食業陷於低潮,不少大型酒樓食肆亦難逃一劫,關門大吉。那邊廂大眾化酒樓紛紛結業收場,這邊廂卻有人繼續大賣鮑參翅肚,生意暢旺,還一擲三千多萬,投資大眾化高級美食廣場,一於搞旺個市,說的正是利苑酒家創辦人陳樹杰。這位家世顯赫、名門之後,如何憑着不認輸的性格,由一個中學校長搖身變成著名食肆老闆,就等他親自剖白吧!
記者:黃婉冰 攝影:伍慶泉
■美食廣場內除了有一般快餐外,還有多間獨立經營的餐廳,以滿足不同類型的食客。
出身於大家庭,父親是三十年代國民黨名將陳濟棠,身為名將之後的陳樹杰,自小對食已甚有興趣,縱使讀過美國軍校,取得科學碩士學位,開辦過私人學校做校長,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投身辛苦數十倍的飲食業。73年,當時他還是伯南中學和大同中學的校長,身兼兩職還堅持在無錢、無經驗、無人幫的情形下開業,第一間利苑酒家便於深水埗誕生。
開業六年半,酒家共蝕了二百六十多萬,但陳樹杰並未灰心,他笑言可能是遺傳了先父的魄力和不認輸基因,所以迫自己要堅持。
「82年開尖沙嘴利苑,當時無錢裝修,負責洗碗的人走了,我就叫老婆同個女幫手洗碗,自己一個人抹晒三百幾張枱,全世界都話我輸,但我就是不認輸。世上無難事,只怕無決心。」雖然經過多番努力,深水埗店還是結束了,雖於78年在旺角碧街重開,但仍逃不過結業收場。
「每執一間,我都會檢討失敗之處,吸取經驗,自知無料,所以50歲都要拿起鑊鏟學廚。」令他的起心肝走入廚房學煮餸,原來有段古。「試過一次我同大廚講,佢煮嘅餸味道唔得,佢話煮咗幾十年都無俾人話過,佢話我係老闆,我教佢點煮就點煮。」結果他從那天起便每日鑽到廚房學烹飪,四斤重的大鑊令他手腫,燒乳豬燒到發高燒,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學得一手好廚藝。
陳樹杰現擁有11間利苑酒家及千多名員工,分店遍布廣東、香港及新加坡,現年67歲的他身體力行,每朝準時11時,透過電話與三地員工進行思想教育。「我要員工做到正心、修身,做到先人後己,先公後私,要將客人放於首位,每日我都會這樣教導管理層,再由管理層教導他們的下屬,重安全、衞生和食物,食物亦要講求創意、新鮮及烹調技巧,一環一環教下去,做到令客人對利苑的食品有信心,自己盡量做好榜樣,員工自然會為酒樓盡忠。」電話會議後,他會親自到每間酒家巡視業務、試菜、與大廚經理開會,各自提出意見,立即改進。
利苑最出名的就是燉湯,這盅以藥材天麻、川芎、百子加上豬𦟌、老雞、及新鮮鯊魚頭骨,用上五小時燉成的湯,其中的葯材有去頭風、補腰腎功效,而鯊魚頭骨則有消炎療效,且鈣質豐富,由於鯊魚來貨不定且數量有限,所以最好先預訂。
海寶並非雜錦海鮮,而是鯊魚皮,鯊魚會原條運到才由師傅新鮮劏,先挖去鯊魚皮面層的沙,加入火腿、老雞、蠔油等燜三小時至入味,口感軟腍,伴以北菇,用燜鯊魚皮時剩下的蠔油汁做芡,精華盡在其中,原汁原味。鯊魚皮無膽固醇且有滋補作用,是一道健康又罕有的中菜。
雲南最出名的過橋米線,今趟被大廚用來炮製鮮鮑魚片。大廚選用較少酒樓會用的鮮鮑魚,為保持鮑魚的鮮甜味和腍滑口感,大廚想出以過橋的做法來炮製,人客落單後,將新鮮即開的鮑魚片成薄片,在客人面前淋上滾熱辣的上湯,就像過橋米線一樣,上湯材料除豬肉和豬𦟌外,另加入鮮鮑魚的頭頭尾尾,令上湯味道與鮑片的鮮味可以配合得更好。
蟹底乾撈翅是當年開店時首創的獨家菜式,蟹底是指以蟹肉加入魚翅用上湯燜,一方面令蟹肉的鮮味滲入每條魚翅內,另一方面讓汁水收乾,煮出來的每條翅都沒有蘸上多餘的汁,做到非常乾爽,才稱得上為乾撈。伴以用上火腿、老雞、豬𦟌熬成的頂湯,食時切記不能兩者混為一體,否則湯的鹹味會把翅的蟹肉鮮味蓋過,所以最佳品嘗方法是食一啖蟹翅,再飲一啖湯,這才能兩味兼得。
一層層肥瘦均勻的五花腩,脂肪部份經猛火燒過後,變得通透,入口如同冰一樣會立刻溶化,所以取名冰燒三層肉。普通燒肉只會把肉燒熟,但冰燒三層肉則要以猛火,把整塊五花腩的肥肉燒至入口即化,由於表面經猛火燒過後會變燶,所以大廚會將燶部份挖去,整個程序必定要一氣呵成,不能燒完再燒,否則不能做到皮厚而鬆化、肉汁依然的效果。
電話:27221636
地址:尖沙嘴東部麼地道63號好時中心地庫2層
座位:186個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上午11時半至下午2時半,晚上6時至11時半;星期日上午11時至下午2時半,晚上6時至11時半。
付款方法:現金及信用卡(Visa,Master,AE,Diners,J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