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股市的走勢已明確告訴大家,升浪已正式展開,而整體的表現亦一如筆者兩周前所料,大市於6月26日已經見底。根據上周之分析,10400點為重要的支持位,而上周大市雖曾作出調整,但此關口並未有跌破,情況符合筆者估計大戶是做好倉的假設。
上周四恒指再度突破10700點,兼且收於最高位,已確認突破,是順勢追入的時機,未有於低位入市者,可於此水平再入市,此乃「期指測市法」的原則,就是走勢確認之後順勢追入。
6月份筆者在代筆於《投資學堂》專欄之時,可以用比較貼市的方法去闡述筆者測市理論的應用,每日因應不同的市場變化而示範如何評估往後走勢,相信大家會較為清楚明白,這較諸每周才作一次估計是較為精確。
上周提到有兩點關於大市要上升的因素,就是期指未平倉合約要再增加,以及大市成交不用太大。回顧上周情況,期指未平倉合約於周三開始增加,從約47000張,增至50000多張,此一訊號是不能忽略的。至於上周的大市成交,一如所料維持於60-80億水平,但指數已有不俗升幅,證明筆者之論點是正確的,一個升浪之初期是不需要大成交量的,只要成交穩定,升勢便長升長有。如果成交量突然間在三數日內急增近倍,則要小心是見頂先兆,此點要記得留意。
筆者估計本周大市會隨着美股反彈及美元喘定而繼續向好,但要留意11300點之50天平均線阻力。未來一周將會由電訊股及銀行股接力,可留意中移動(941)、和黃(013)、滙控(005)及東亞(023)。
早前筆者曾談及選股必須留意股份的大股東及管理層的作風,當中舉出晉利地產(220)小股東之慘況,大股東竟以供股方式來將公眾持股量提高,實在令小股東欲哭無淚。大股東雖然修訂了1供2的方案,但改為4供9也只不過是換湯不換藥,於事無補。
上周的股東會上小股東群起否決另一增發新股議案,似乎雙方的對立情況有增無減。其實大股東作出任何商業決定時,必須顧及到小股東權益,這樣才可達到雙贏的局面,若處處只從私人利益為大前提,置小股東之利益不顧,最終只會令大家受損。而作為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對象之時必須考慮到大股東及管理層的處事作風,不能單純看基本因素便以為是好的投資機會。
沈振盈 訊滙證券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