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公布的6月份就業數據顯示勞工市場仍然疲弱,距離真正復甦仍有一段頗長日子,但由於美國國慶日並無重大恐怖事件發生,加上股市嚴重超賣,在科技股帶動下,美股大幅反彈。其中杜指單日急升324點,為今年最大點數升幅的一日,亦擺脫連跌6周之勢。納指雖在周五揚升近5%,但並未能補回周初下跌幅度,最後仍以下跌結束一周走勢,顯示科技股份弱勢未改。
除科技股外,近期表現最差的可算是生物科技股及製藥股,其中美國生物科技股指數(AmexBiotechIndex)周中就跌至00年以來低位,美國製藥股指數(AmexPharmaceuticalIndex)更曾跌至98年來低位。
港股在有心人吸納以長和為主的股份帶動下,不顧美股跌勢,奮勇向上,一周錄得207點升幅,成功為長實(001)分拆長科(8222)造勢。大家如有經歷過2000年科網股熱潮,必對tom.com(8001)的表現記憶猶新,當時以1.78元招股,數日後旋即升上14.3元高位,升幅達7倍,在此誘因下,一般股民皆對長科此次招股抱有深切期望,對李嘉誠投以信心一票。
筆者對於長科上市後表現則抱審慎態度。tom.com上市時得到空前成功,全因當時環球正吹科網熱潮,推動本地科網股上升,但泡沫爆破之後,隨之而來的生化科技股份熱潮並未能維持長久,不少股份更跌至多年來低位。由此看來,環球生化熱潮正減退,在缺乏外圍支援下,長科升幅必難與tom.com比較。
歸根究柢,生物科技研發及銷售是一項高風險的投資,但依從高風險高回報的理論,研發成功的結果可為集團帶來不能預測的豐厚收入。長科在長實作後盾支持下,對其研究開發的資金方面有很大的幫助。然而正如先前所指,此股在李氏名牌效應下,認購反應將會相當熱烈,雖然包含了地利及人和兩大利好因素,但就缺乏了最重要的天時因素。因此,長科雖是一隻值得認購的股份,上市後亦應有不俗表現,但由於缺乏天時的因素,加上短期內難獲得盈利,預期此股股價升勢極難維持,以現時的基本因素來看,只宜作為短炒對象。
信誠證券高級投資經理 連敬涵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