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興國誨饞 - 李登

薛興國誨饞 - 李登

曾有人說《西廂》誨淫,《水滸》誨盜。這樣說來,《吃一碗文化》就是誨饞了。
薛興國所著這部食經是老饕的飲食寶典,不光教他們如何吃,也教會他們好些飲食掌故。愛吃愛喝的老饕,香港滿街是,都不過是犬馬。會吃,懂一點吃喝文化的,百無一二。《吃一碗文化》對他們來說,就該具點化之功。作者在書裏介紹了許多名店,也讓讀者曉得一飲一啄,往往有根有據可循。
薛興國第一間介紹的名店,是元朗大榮華。在那裏作過客的文人雅士,當真不少。誰吃過食神梁文韜先生的「白水浸烏頭」、「薑汁冰肉燒鳳肝」、「河源米粉」,就難免有文韜食堂,老饕天堂之嘆。你沒吃過他調製的豬油拌白絲苗米飯(另加半熟雞蛋一隻)?今生哪算吃過飯。
不能不品題的,當然還有灣仔鴻星酒家。這家石頭魚湯和黃油蟹專門店,亦饞眾滙聚之所,能夠複製梁實秋家傳的「三和醬拌海參」,可謂一時佳話。你從沒吃過上佳的過橋米線和汽鍋雞?那麼不妨聽作者的,上彩雲南去跑一趟。你可知道:譚家菜怎麼會成為國宴名菜?究竟在哪家店子才吃到《隨園菜單》?武則天幹麼吃刀削麵會燙傷舌頭?答案全在《吃一碗文化》。哪怕你並非饞人,也可把這本書看作趣味盎然的散文集。
看了這部食經,你準得免酒囊飯袋之譏:肚裏除了美酒佳餚蛔蟲之外,起碼還有一兩滴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