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人受影響 賠償方案待定<br>4.6億元重建深水埗14舊廈

700人受影響 賠償方案待定
4.6億元重建深水埗14舊廈

【本報訊】市區重建局正式開展新年度重建大計,宣布動用一億七千多萬,收購深水埗保安道及順寧道十四幢舊式大廈進行重建,當中包括不少殘舊及居住環境極之惡劣的籠屋及板間房單位,有二百六十三個家庭,超過七百人會受影響。市建局執行董事林筱魯承認今次重建規模較細,主要是想顧及整個地區規劃,不想用「推土機」方式進行重建,將整個舊區變成「焦土」。 記者:莫劍弦

市建局昨日公布的深水埗保安道及順寧道重建計劃,成本達四億六千五百多萬,其中一億七千萬收購七十二個物業,平均每個物業可獲二百三十多萬賠償,而整個地盤總面積只有一千三百八十平方米,包括十四幢舊樓,重建完成後可以提供一百八十個住宅單位,超過二千平方米零售商舖,並可以提供二百五十平方米休憩用地供區內市民使用。
至於賠償及搬遷安排,市建局已安排原區公屋安置受影響居民,至於賠償呎價會否維持早前另一個同區重建計劃的三千多元一呎,市建局地區發展總監伍展明表示要等測計師按同區七年樓齡的市場價格去決定,但有市建局董事認為,由於樓市又再下調,呎價可能較上一次低。林筱魯表示,選擇深水埗作為市建局新年度首個重建項目,主要是區內樓宇老化十分嚴重,希望透過重建改善區內的居住環境,至於為何不一併連同區內其他舊樓一同重建,而沒有一次過公布其他重建計劃。
林筱魯解釋:「一次過好似以往咁用個推土機來鏟走大片地方嗰種方法,係咪好事呢?會唔會將個舊區變成一片焦土呢?」逐小推行新項目,也可以更加配合區內居屋及整體重建規劃。

派員調查登記戶籍
深水埗區議會主席譚國橋也歡迎市建局計劃,因區內大部份舊樓已經十分破舊,居住環境也惡劣,盡快重建有助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區議會方面也會協助市建局解決安置及補償問題,市建局由昨起一連三日,派員調查及登記戶籍,預計九月左右會公布賠償及安置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