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選全球1000大企業<br>和黃長實躋身200大

《商業週刊》選全球1000大企業
和黃長實躋身200大

【本報訊】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昨日公布全球1000大企業排名,香港企業共有15家入榜,不計列為英國企業的滙豐控股(005),排名最高的是和記黃埔(013),名列第115位。

不過,置身於全球股票市場動盪之年,美國大企業又不斷被揭發財政醜聞,加上投資者調整環球電訊股價值,各項消息均對企業構成不利影響,《商業週刊》今年調查強調的是「單純的實力之戰」。

電盈降級滙豐排22
美國《商業週刊》是按5月底各家公司股份收市價計算市值排名,名列榜首的是通用電氣,市值達3094.6億美元;次位是微軟,市值2757億美元。香港方面,15家上榜企業全為恒指成份股,當中又以和黃及長實(001)排名最高,分別排115位及194位。至於電訊盈科(008)排名則由去年的655位下跌至748位,顯示市場對資訊科技企業的評價作出調整。(見下表)
至於滙控,基於公司註冊地為英國,被列為英國企業,今年排名為22,較去年上升兩級。
事實上,在02年調查中,首10家企業多數為傳統行業的龍頭大哥(見左表)。不過,合併後去年排名第7的AOL時代華納,今年則跌出10大,跌至36位。而早年被熱烈追捧的電訊企業也不在10大之列,排名最高是第14位的日本NTTDoCoMo,至於環球流動電訊集團Vodafone則排第27,該兩集團在去年的排名分別為11及14位。

電訊公司明顯失寵
《商業週刊》撰文指出,作為投資晴雨表,今次的排名某程度上反映投資者於動盪時刻的取向,例如將其資金投放於數家優質企業或個別行業上、債券或物業市場;或索性將資金投入增長較快的新興市場如韓國。故此日本及西方股票市場整體市值下跌了12%,優質企業如通用電氣、花旗集團股價也出現回落。兩年前佔排名榜大部份位置的電訊企業,因負債沉重、3G牌費高昂、不斷出現會計帳目問題等,令整個行業市值下跌了34%。
投資者如何作出選擇?《商業週刊》認為,以排名榜首25名均以美國企業為主,反映投資者希望持有新興國家的股份之餘,仍需於其投資組合中持有一定數量美股。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投資者再不會一窩蜂投資於整個行業,只會選取行業中的精英企業,藍籌中的藍籌進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