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名校奪佳績 5優生吐氣揚眉<br>傳統名校不再是狀元窩

地區名校奪佳績 5優生吐氣揚眉
傳統名校不再是狀元窩

【本報訊】本年高級程度會考的A級狀元,不再集中於某些傳統名校,同時也散布在多間地區名校,有教育界人士說:「傳統名校獨領風騷咁多年,可能𠵱家都要醒一醒,唔好咁沉醉舊時光榮。」但有傳統名校校長指出,成績最好的學生已被海外大學「搶去」,毋須考高考,所以不能以狀元數目評定學校表現。
今年於高考取得六優佳績的六位狀元,仍主要集中在傳統名校,但二十位五優狀元,則由傳統名校和地區名校瓜分;在葵青區享負盛名的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更與飲譽全港的聖保羅男女中學看齊,各有一位六A及兩位五A狀元。
本身是喇沙書院副校長的輔導教師協會主席趙榮德表示,一直以來,部份地區名校亦步亦趨緊隨傳統名校,現時地區名校發力追上,傳統名校若被超前,更應加一把勁。

大學收中六生狀元更少
趙榮德預期,現時只是一個趨勢的開始,尤其本地大學今年起提早取錄最優秀的中六學生,明年傳統名校的狀元數目將更顯著下降。
觀塘官立中學首位五優狀元陳劍鋒坦言,有點吐氣揚眉的感覺,「我哋學校歷史唔係咁耐,只有二十年,但係名校有百幾年歷史!」
今年出了五優狀元的中華基督教會銘賢書院校長陳紹才表示,在教改下,中學收生質素的差異擴闊,名校將更難栽培狀元,預期未來狀元出處將分散得更厲害。另一間有五優狀元的荃灣官立中學校長高永球說:「有啲名校優勢係以前遺傳落嚟,如果佢哋唔跟住改革,可能又會落後啲。」
不過,皇仁書院校長張林麗琼表示,以該校為例,本學年有八至十位極優秀學生,在完成中六課程後,已領取獎學金赴海外升學,因此單憑狀元數目來評論該年度學生的成績,並不公道。
即將上任的教育局局長李國章,對於狀元不再是傳統名校的專利,表示欣慰,相信這顯示一部份學校的水平提高了,並勸喻家長和學生以後選擇學校時,「唔好再以為乜嘢名唔名校,因為好嘅學校會退步,唔好嘅學校又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