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看重禮數。有一次在東京西武百貨公司買手信,見售貨員把那丁點東西,用一張又一張包裝紙,仔仔細細的當作糭子般包裹,實在十分滿意。倒想不到她還殷勤問一句:是不是要送給人家?接着就另用個精緻的紙袋把東西裝起來。
這就是日本人的待客之道,永不會在禮數上馬虎。該做的不止做足,有時甚至讓你覺得過了頭。你進門就吊高嗓子大喊歡迎光臨,出門則大喊謝謝惠顧,自不在話下。我們的售貨員張開獅子口,不是亂開價,就是打呵欠。
在中俄邊境滿州里那個地方,你進糖果店買東西,店員卻用一張比世界地圖還要大的舊新聞紙,把糖果隨便包包,膠紙繩子都省了,就遞到你面前。沒叫你把東西揣在懷裏走,已算萬幸。在鞋店買雙棉鞋,他們就用菜市場常用的水草,把鞋子當作兩隻羊蹄綑紮好交給你。
我們要向日本人學習的實在太多。他們借了別人的錢,還錢時總用信封甚麼的,把鈔票裝好才交到人家手上。鈔票不會用破破爛爛皺巴巴的,總先拿去銀行換成挺括嶄新的紙幣。中國人還債繳費如數就是,哪管它這麼多規矩。
我唸小學那段日子,老爸把家裏一個房間租給一個上海人。每次交房租,他就拿着鈔票走到燈下,逐張數給老爸。拈一張,就仰頭對燈,用指頭把鈔票彈一彈。他打的是洋行工,可我總懷疑他是賣雞蛋的小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