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發現那些花梨木傢俬店,倒了七八;沒倒的,兩三折清貨,還是乏人問津。新時代,官不死,惟有民死,沒話說。店倒,木雕師傅,其實還有出路。我搜藏石頭玩意,常苦於這些雕刻佳作,總沒配上雅致的底座。
尖沙嘴有一家做這門生意的,石頭送過去,小指頭大小的印章,配一「粒」尋常木頭,索價百多元,還是機器造的,千篇一律,不會因石設形,更沒有任何雕花工藝。工場,設在重慶大廈那樣的三教九流滙聚之地,升降機,總擠了黑白紅褐各色人種,炎夏翳熱,教人覺得陷身貨櫃,在死海漂浮。
這做底座的,生意大好,田黃等珍石寄存工場等候發落,能不擔驚受怕?擱上十天半月,三催四請,才不情不願,賞面為我「趕工」。
其實,不管是收藏木石,還是翡翠珊瑚景泰藍,都是心癮,沒有只珍藏三兩塊的;藏品越多,對木頭底座的需求越切。
我在大勝莊石店看過一件善伯瓜果籃,紫檀花鳥底座的工藝,竟不輸石刻;這真是綠葉烘牡丹,烘出了作品的身價。做底座,即使材料用上紫檀和黃花梨木,賣的是手藝,成本極低;但做得好,索價高,人人心服。一個二百,十個就兩千,光靠這一門技藝,就可以發財。官說,形勢嚴峻,新形勢,就像受到小行星撞擊的地球,恐龍似的龐然大物,如大酒樓、大夜總會、大百貨公司勢難翻身;能存活的,就只有靈活會「走位」的小鳥小魚。
牡丹雖好,可惜價高,那屬於過去的璀璨、華麗和奢侈,當然也失去巿場;我們只能捧出昔日的珍奇,帶淚憑弔;然後,為舊愛尋找匹配的綠葉。從今以後,向小處想,提供一流的「綠葉服務」,說不定,還有一小片出頭天。(讀友知道甚麼地方做木頭底座妥善,請通知,對目前光顧的暴發戶,我受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