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明白經濟差,小市民處於失業的水深火熱之中,而失業的壓力早就脫離基層,向中產及專業階層蔓延,這是人人都感受到的,偏偏就是當政的人不知不覺,制訂政策時往往出現壓縮經濟,增加失業的效果。
董伯是一個入於「死蠢」之類的人,他就是喜歡只聽資本家老闆的意見。老闆階級一直希望輸入勞工,而更有善於詭辯的經濟學家說這樣做長遠有利發展,增加競爭力。幾年前進行輸入勞工、專才的結果如何,今天的情況就是明證,事實勝於雄辯!
百五人的名額,本用於解決家庭團聚的問題,這個問題遠遠未及圓滿解決,現在又要在名額分一半給所謂專才,那是一年二萬七千三百個工作機會,這個時間提出這個建議,董伯瘋了!真的瘋了!
大家以為這些名額是給予資本家,或各類香港沒有的專家?這些人有幾多?幾百個已是極限。事實上真正的國家級精英來港是浪費人才,中國一樣要發展,港人不應這樣自私,國內也不會放人。
極可能是大學畢業生以及有幾年工作經驗的專才,香港的老闆對這些月薪只需幾千元的平價精英勞工,自然流晒口水。香港人每年花費二百億,每人成本七十多萬的本地大學生,就只好加入失業大軍。
說香港人力錯配,也許是事實,最大的錯配,是人才濟濟的情況下,搵了一個智障的人當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