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總的話:美國經濟不明朗因素充斥 - 任志剛

任總的話:美國經濟不明朗因素充斥 - 任志剛

許多經濟分析員(包括金管局的分析員)都發覺,愈來愈難以監察及了解美國的經濟走勢,更不要說預測了。然而,這是所有宏觀經濟分析員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原因是美國經濟及金融市場規模龐大,美元又是舉足輕重的國際貨幣,對全球經濟影響重大。美國發生的連串事件,令其經濟與金融市場陷入極之不明朗的情況,過去的模式不一定可以作為參考。我們必須接受美國經濟所面對的不明朗因素,並盡可能作出最好的準備。

三項互連因素
我們當然可以讓有關方面的專家來預測美國經濟的走勢,不過,各位讀者可能會有興趣了解一下美國經濟中3項相互連結的因素:美國本土需求復甦能否持續、國際收支不平衡會否持續,以及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震盪。金管局的經濟分析員對此亦非常關注。
聯邦儲備局放鬆銀根的措施,有效刺激消費信心,其成效更可能超越大部分人的預期。調低利率及放寬融資條件,亦有助刺激民眾對耐用消費品產生更大需求。然而,即使銀根已大為放鬆,非存貨商業投資卻繼續減少──最近產量上升,主要是因為工時增加。這種情況不禁令人懷疑消費信心能否繼續改善。
令人更加擔心的,是美國家庭舉債過度的問題──現時美國家庭負債佔收入的百分比達到超過100%的空前高位。美國消費者這種行為模式,是基於他們對收入與財富前景及融資成本有相當樂觀的期望。我們也希望他們的期望最終能夠實現,至於這是否可能,則要視乎另外兩個因素會如何發展。

美國的經常帳赤字經過去年短暫回落後,似乎又再上升。雖然以相當於其國內生產總值約4%來計算,至少比2000年的水平低,但目前大家比較擔心的是,這項趨勢會否持續,以及美元匯價的前景。原因很簡單──大家都懷疑美元資產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能否回復到與經濟蓬勃期間一樣。
目前美國經濟復甦的步伐溫和,而且並沒有固定投資的支持。從一個比較保守的角度來看,我們會發覺,若美國需要更多海外資金流入本土市場,便可能要將貨幣貶值、資產價格下調及調高本土利率。這顯然會進一步影響經濟復甦。

調整尚有秩序
我們已開始看到美元轉弱,而且私營機構的分析員更預測美元會進一步轉弱。同時,股票價格也顯著下跌。幸好到目前為止,有關調整都是很有秩序地進行,沒有任何失控的情況出現,通脹方面亦沒有任何急於要調高利率的不利迹象。歐美日三國貨幣的滙率既自由浮動,因此無可避免地會有所調整,我們期望這些調整會繼續有秩序地進行。不過,危機總會存在,滙率可能會出現急遽調整,以致影響經濟穩定。
事實上,金融市場有足以左右經濟走勢的影響力,全球化令金融市場的影響力更為深遠。不過,在某方面來說,由於美國金融市場既深且廣,所以總括而言尚能夠發揮緩衝作用,減輕而不是加劇經濟震盪──這一點,由金融市場對科技泡沬爆破及恐怖襲擊事件的反應,可見一斑。
金融市場提供了一個很有利的環境,讓實質經濟環節能夠有秩序地調整。不過,我擔心美國的金融市場現正面對多方面的壓力。
安全問題是其中一個可能會引致金融市場受到干擾的潛在原因,這包括國內恐怖分子的威脅再現,國外則有中東地區軍事形勢日益緊張。
另一個更加迫切的問題是,金融機構能否令投資者恢復信心,這包括投資者對投資回報的期望及對金融業內專業操守的看法。此外,大家亦關注美國監管制度問題,以及審計師以至股票分析員等市場人士的公信力受到質疑。美國現正改革有關的環節,我們期望這些措施能有效防止美國的金融業失去其穩定的特質,不過,似乎這一切都在我們的控制範圍以外。
任志剛 金融管理局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