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有不少殘疾人士和年老長者,因為缺乏適切的支援服務,漸漸對外界產生隔膜感,生活變得乏味枯燥。為關顧這群弱老的需要,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分別撥款予香港失明人協進會及聖雅各福群會,開展視障人士生活支援服務和長者攝影服務,兩項計劃合共受惠人數超過二千人次。
受惠機構一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早前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七萬零四百四十元,贊助其推行「勵信新失明者自助訓練服務」計劃,為新失明人士在情緒及生活技能上,提供即時支援。
「由睇到變睇唔到,好多人未必接受到呢種轉變,佢哋可能會唔識點樣照顧自己,甚至收埋自己,唔敢踏出門口半步,我哋呢個計劃,正係想幫呢班新失明嘅朋友,等佢哋可以重新適應新生活。」計劃負責人,本身亦是失明人士的羅從順說。
這個每期為時四個月的服務計劃,由同是視障人士的「過來人」作導師,透過分享真實經驗及傳授生活技能,包括如何辨別方向、輔助工具的應用、學習點字等,減低新失明人士的彷徨及無助感。
阿蘭是其中一位受惠學員。五十二歲的她,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多年,於九六年因為中風及糖尿上眼,導致雙目失明,情緒一度大受打激。「發生咁嘅事,梗係好唔開心,個人好灰,重成日喊,而且乜都唔敢自己做,就算喺屋企去廁所都要囡囡陪,好依賴人。」阿蘭一語道出許多後天失明人所面對的困境。
輾轉六年,直至兩個月前,阿蘭的生命才有了新改變。「參加失明人協進會個計劃之後,我覺得自己明顯開朗咗好多,多得啲導師成日鼓勵我,又將佢哋嘅經驗同我分享,𠵱家我就學緊用盲人杖,又學緊點樣斟水、穿針線呢啲技能,希望第日可以自己照顧自己。」阿蘭由衷地說。
受惠機構二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早前撥款二萬四千五百元,資助聖雅各福群會舉辦「長者攝影服務」,為貧弱長者免費拍攝個人證件相及大相,以備有需要時用。
受惠綜援長者八十歲的羅婆婆,沒有結婚,現獨居在公屋單位。
早年在製衣廠從事車衣工作,數年前退休,近年她患上糖尿病,其後因為中風,致雙腳行動不便。生活貧困的她坦言:「我八、九年冇影過相,為咗呢日,我一早梳靚啲頭髮,着番件靚衫,今次影咗啲證件相,遲啲可以用嚟申請證件,張大相咪留起將來有需要嘅時候用。」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