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主人難當 - 李怡

李怡專欄:主人難當 - 李怡

江澤民主席在香港第二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上,提出對香港各界人士的三點希望。第一點是「希望香港各界人士更好地適應香港回歸後的發展形勢,當好香港和我們偉大祖國的主人」,因為回歸了,香港人要「真正認識當家作主的責任,才能以主人翁的姿態去認真謀劃香港的發展和未來。」次日,親中報章《大公報》發表社評,說江主席所講的這一點,「即加強主人翁心態,是最說到根本、說到『點子』上的了」。
記得五年前香港回歸時,傳媒在街頭訪問一些路人,許多人都表示香港擺脫殖民地統治,香港人可以當家作主啦。可是,這「作主」要怎麼「作」呢?「主人翁心態」是必須實實在在做了主人才可以有的。你在家中請了一個菲傭,你不可能要求她具有「主人翁心態」。「主人翁心態」是隨着行使主人翁的權利才會產生的。可是,首先,董伯恢復區議會委任議席,就無疑削弱了市民行使「作主」的權利;殺局,進一步削弱市民「作主」的力量;推行問責制,也是旨在削減諮詢架構的權力;至於讓市民「作主」去全面直選立法會及直選行政長官,更是提都不要提了。這次第二屆行政長官的誕生,連在小圈子的選舉委員會進行不記名投票的活動也告取消,實行小圈子「當家作主」的大倒退。
過去五年,董伯的決策過程,也絕不讓民間小小地「當家作主」一下。無論「八萬五」或「八萬五不存在」,殺局,高官問責制,以至立法削減公務員薪酬,都是董伯一個人說了算。像問責制這樣重要的體制改變,提出了兩年,卻沒有進行過任何諮詢,然後要立法會短時間內倉促通過。別說市民毫無「當家作主」之感,連立法會議員也只感到是蓋橡皮圖章而已。「主人翁心態」又何由產生?
江主席的第二點希望,要點是要「各級公務員尤其是高層官員,都應該自覺服從和維護行政長官的領導」。《大公報》社評稱這是要港人「體諒作為『一家之主』的特首和特區政府的工作壓力」。不是說市民是主人,而特首與特區政府是人民的公僕嗎?怎麼特首倒成了「一家之主」了?那麼市民的「當家作主」的角色與「主人翁心態」不是變成開玩笑了嗎?
回顧回歸後當上「主人翁」的市民們的苦日子,不禁想起戰後國民黨統治大陸時期,詩人袁水拍寫的《馬凡陀山歌》的其中一首:《主人要辭職》,謹錄用頭幾句:
「我親愛的公僕大人,/蒙你賜我主人翁的名稱,/我實在感到焦急又惶恐,/同時覺得你在尋開心。/明明你是高高在上的大人,/明明我是低低在下的百姓,/你發命令,我來拚命,/倒說你是公僕,我是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