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電盈再跌可長線吸納

投資學堂:電盈再跌可長線吸納

在數學上1加1等於2,但在商業上此公式卻行不通,以電訊盈科(008)為例,當年電盈以高價收購香港電訊,兩間公司合併後不但未能(暫時?)成為一間更強大的公司,產生協同效益,反而因為當年付出過高的收購價造成沉重負債,需要變賣資產來還債。故現時電訊盈科與當年香港電訊加盈動相比,好像連當年的香港電訊也不如,看來1+1的結果連1也不及。
上周電訊盈科宣布以6.14億美元代價,出售其持有的CSL4成權益予澳洲的電訊公司Telstra,40%CSL的流動通訊作價6.14億美元,即代表100%的CSL總值15.35億美元,當年電盈出售CSL的60%權益予Telstra時的代價為16.8億美元,亦即代表當年CSL流動通訊總值28億美元,與現時的15.35億美元比較,即CSL流動通訊的價值下降了45%,換句話說,Telstra此次的購入價較當年便宜了45%。

售CSL作價合理
翻查Telstra的資料,它是於2001年2月購入60%CSL權益,在17個月後,CSL價值便下降了45%,這是否代表Telstra執到平貨?若以一較複雜的方法計算,這次Telstra購入的40%CSL,相等於CSL的大約7.5倍EBITDA,略高於市場的平均7倍EBITDA,故CSL40%權益的售價也不算太便宜。

另一方面,可以用一更簡單的方法來看這宗交易,就是在過去17個月歐美電訊股的股價表現。基本上,不少歐美電訊股的股價在期間已下跌了逾五六成,有些(如WorldCom、Qwest等)更下跌逾八九成!以此來看,則CSL價值僅下跌了45%,已算不錯。再加上近期美國WorldCom事件後,歐美的電訊資產價值已進一步下降,同時銀行必再收緊對電訊公司的借貸,相信短期定有很多電訊公司願意賤價出售資產減債,故電盈在此刻可以一合理價出售資產,基本上已算是把握到時機。
這次電盈雖然可以一不俗的價錢出售CSL,惟此項交易仍會引致電盈的帳目出現虧損,主因是當年收購香港電訊出價太高。CSL當時的入帳價遠高於此次的出售價,故在完全出售CSL後便會在其帳目中產生虧損,粗略估計,其虧損帳目可能達數十億港元,真實數目的多寡頗視乎電盈如何入帳。
在出售CSL後,電盈總債項雖可因而減少,但由於40%CSL的收入仍略高於利息支出的減少,故整體上其收入因而略為下降,再加上其出售所引致的虧損,怪不得近日股價偏軟,但其股價若再進一步下挫,則快到筆者的長線吸納水平。
電郵:[email protected]
譚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