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地平線上的生活,有時候換個高度,或者可以帶來一些新的感覺。「喺二千幾呎嘅高空上望,覺得香港好奇怪,高樓大廈、郊外、大海,竟然可以堆埋一齊。」說這句話的人,不是學飛初哥,而是累積飛行逾九千小時的資深機師兼飛行教練陳奕延。「喺天空上望,香港最靚嘅地方係吐露港。」何解?他笑說:「無得解。」
陳奕延現以義務性質,擔任香港飛行總會飛行總教練。在三萬多呎的高空上,他通常正在工作,駕駛民航客機;在二千多呎的天空時,他多數正在教導手忙腳亂、學習駕駛小型飛機的學生。他在港約有五十個門生,當中不是公司東主,就是醫生、律師、會計師、教師、電影工作者等專業人士。
「喺香港學揸飛機,的確唔普遍。一小時嘅學習飛行,大約要二千蚊。」他說這個價錢,比在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學飛昂貴一倍,比起英國則貴少許,但與珠海的價錢相若。本港唯一教飛的飛行總會,本月舉行了首個私人機師執照理論課程,兩日內共吸引四十名市民報讀,可見本港有不少飛行發燒友。陳奕延希望課程可以將業餘飛行普及化。
「喺香港考牌,最少要飛四十小時,其中十小時係單獨飛行。我啲學生,一般要飛夠六十至八十小時先去考牌,即大約需要一年半時間。」他承認「時間長咗啲」。在本港駕駛小型飛機,要借用解放軍的石崗軍用機場,且只在周六、周日開放,不像外國飛行學校,可以周一至周五上堂。而他的私人機師執照,也是在加拿大讀書時考取,考到執照那年,他只有二十歲。
身為教練,他說:「學生上堂,我都上緊堂,尤其當學生用一個完全反常嘅方法控制飛機,又可以過關,咁你會覺得好震撼。」說得有點玄,令人想起金庸筆下「不按章法」的令狐冲。此所謂教學相長。他說畢竟人類飛行歷史,才大約一百年。
屈指一算,陳奕延持有飛行教練執照已經十八年,任職機師也十八年。對於近期多宗空難,他認為「飛機仍然係最安全嘅交通工具!」這幾乎是每一個來自航空界的人,都要求自己及他人相信的「事實」。
記者:譚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