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與國之間關係密切,連足球的交流亦頻繁,於是今屆世界盃中,有些傳統強隊因應自己打法的長處和短處,然後向鄰國「偷師」:德國反璞歸真大踢古老英式足球;英格蘭向意大利防守足球發展。 文:波王
傑作分組賽勝沙地阿拉伯8:0 劣作8強賽勝美國1:0
歐洲國家盃的失敗,以及世界盃外圍賽主場大敗在英格蘭腳下,令德國處於極不穩定的時刻。論技術,德國最弱於此;論防守,亦非德國之長,教練禾拉必須在短時間內找出致勝之道,結果是反璞歸真,以簡單足球戰略殺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古老的英式足球成為德國的最佳戰略,因為在三十二支球隊中,德國球員的身材是各隊之冠,一米八三或以上身高的球員俯拾皆是於是盡量在兩側出高波,前鋒高路斯和後上的波勒便因此佳作頻頻。
然而,德國的側擊亦非只管出高波,一些前柱「中腰波」或「地波」也可令對手稱臣,十六強賽中巴拉圭之敗,正是紐維利楔前柱射門的傑作。另在決賽中所見,德國並不是全場盲目打高波,而是用回傳統的小組快速傳球滲入,打亂巴西陣腳,可見德國並不是「一本通書睇到老」,適當的戰略變更,可令他們如虎添翼。
學師成功指數:★★★★
傑作分組賽勝阿根廷1:0 劣作8強賽負巴西1:2
去年杪在世界盃被編在「死亡之組」的英格蘭,已迫使他們要在面對阿根廷時,要採用防守足球;因為論技術腳法和組織創造,英格蘭絕對不及對手,「老江湖」艾歷臣知己知彼,將在任教拉素時的意大利式防守足球,套用到英格蘭身上,希望以英格蘭球員的過人體能,保持固若金湯的防守。
阿根廷不作個人突破,只是利用兩翼出波,令習慣應付這類高波的英格蘭少受考驗可是八強賽的巴西卻是層次較高的對手,因為巴西球員的創造性和膽量,確非這支阿根廷隊所能及,可是英格蘭卻一成不變,以為強如阿根廷亦要敗陣,巴西也應容易應付,結果是英格蘭就是敗在一個足球智慧極高的朗拿甸奴手上。事實上,英格蘭亦強於進攻,埋沒了它,是球迷的損失。
學師成功指數:★★★
總結 :德國和英格蘭同是足球傳統強國,但是他們因應需要,在戰略上作出適當的部署是無可厚非;只是實力根本不強的德國,在晉級路途上少遇勁旅,但其中面對美國時卻是捱打的一隊,故其能晉身決賽是有點運氣使然;而英格蘭則形勢比人強,因要對兩支一級南美球隊而要出此下策。可是二者都失去了本身傳統足球的個性,作為足球強國,實是一種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