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病人會有心跳、手震、冒汗、頭暈、口乾、失眠、胸口翳悶、呼吸困難、小便頻繁、腸胃不適等生理病徵。其他關乎心理的症狀包括心悸、憂慮、恐慌、暴躁和抑鬱等。服食藥物通常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康復的關鍵在於能否改變自己一貫的生活習慣以及人生態度,譬如說,減慢生活節奏和減低對自己的要求。秀玲是我眾多焦慮症病人其中一個。
「醫生,你坦白告訴我,我是否患上絕症?還是我腦袋有問題?」
「是焦慮症,一種輕性精神病。你對人和事物過於敏感,情緒常常緊張和憂慮。交感神經分泌太旺盛,便會出現焦慮症的症狀。」由於類似的症狀也可在甲狀腺亢進或低血糖的病症中出現,所以我一早已經替秀玲驗血,排除內分泌失調的可能。
「精神病?你說我有精神病?老天啊!為甚麼這樣懲罰我?我究竟做了甚麼錯事?醫生你會不會迫我進精神病院?」
「不是做了錯事才有精神病,精神病也不是絕症;況且,病床成本很貴,我不能胡亂收你進精神病院!」
「我要求轉醫生!」她突然正色道。
「談得好端端的,幹嗎要轉醫生?」我一頭霧水。
「如果你緊張我的病,依你方才所說,應當會出現焦慮症的症狀。我觀察你這半句鐘,仍是氣定神閒,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我看你必定是個庸醫。不轉醫生,更待何時?」